建議中央財政加大年度支持力度,并將貧困縣納入《全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十三五”規劃》的重點整治區域,在項目和資金安排上進一步向貧困縣傾斜,提高貧困人口參與度和受益水平。
今年10月17日,是我國第三個扶貧日。國家高度重視扶貧脫貧工作,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創新扶貧工作機制和模式,不斷加大扶貧攻堅力度!吨腥A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關于加大脫貧攻堅力度支持革命老區開發建設的指導意見》等文件,均對扶貧工作作出部署。
國務院辦公廳近期印發《關于支持貧困縣開展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試點的意見》,對包括中央農村節能減排資金在內的有關涉農資金使用提出了具體意見,創新了財政涉農資金管理使用機制,賦予了貧困縣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更多的自主權。我國貧困縣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情況如何?中央農村節能減排資金在貧困縣脫貧攻堅戰略中如何精準發力?這些已成為各方關注的重點問題。
近年來,農村環!耙元劥僦巍闭卟粩嗌罨瘜嵤,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取得了明顯成效。截至2013年底,中央財政共安排農村環保專項資金195億元,支持全國2100多個縣(市、區)、4.6萬個村莊開展環境綜合整治,村莊整治率為7.8%,8700多萬農村人口直接受益。
根據初步統計情況,截至2013年底,在全國592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以下簡稱“貧困縣”)中,已支持495個縣、7800個村莊開展環境綜合整治,村莊整治率為5.5%,1400多萬農村人口直接受益。
盡管“以獎促治”政策實施之初已將貧困縣納入重點整治區域,但從整治現狀看,貧困縣整治水平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兩個百分點,與江蘇、寧夏等全省全覆蓋試點省份整治水平相比較差距更大。究其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從國家層面看,“以獎促治”政策尚處于試點示范階段,優先選取領導班子強、工作基礎好、環境問題突出的地方開展試點示范,通過摸索前行、積累經驗等環節,逐步擴大試點范圍;二是從貧困縣層面看,貧窮落后是其最突出的問題,環境問題尚未納入政府重要議事日程,且對“以獎促治”項目建設設施的后期運行維護保障能力較弱,在試點示范階段不宜大范圍開展整治。
“以獎促治”政策實施9年來,在中央農村節能減排資金引導和撬動下,有效帶動了地方和社會各界積極性。不斷加大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投入力度,有效改善了項目實施地區的農村環境狀況。
面對新時期國家精準脫貧戰略新要求、新形勢,對中央農村節能減排資金助力國家精準脫貧戰略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加大對貧困縣的傾斜支持力度。全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平均率僅為7.8%,貧困縣整治水平更低,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農村人居環境要求差距仍較大。建議中央財政加大年度支持力度,并將貧困縣納入《全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十三五”規劃》的重點整治區域,在項目和資金安排上進一步向貧困縣傾斜,提高貧困人口參與度和受益水平。
二是完善《中央農村節能減排資金管理辦法》相關制度。建議取消限制農村節能減排資金統籌整合使用的相關規定,充分授權貧困縣統籌整合使用農村節能減排資金,充分認定貧困縣制定的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具體辦法。
三是結合特色產業發展鄉村生態旅游業。圍繞貧困縣特色產業脫貧項目,結合當地自然生態、紅色旅游等資源優勢,加大農村生活污水和垃圾、畜禽糞便綜合利用等治理力度,打造具有知名度、影響力的鄉村生態旅游和紅色旅游品牌,帶動更多的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四是結合易地搬遷工程改善人居環境。國家對居住在生存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自然災害頻發等地區的農村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建議結合貧困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規劃,加大遷移地點村莊人居環境整治力度,完善新居民點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
五是優先支持貧困縣中國傳統村落保護項目。2014年以來,財政部、環境保護部等部門統籌包括農村環境保護等現有專項資金,集中支持中國傳統村落保護,有力推動了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工作。下一步,建議中央財政優先支持貧困縣地區中國傳統村落保護,提高單個貧困村中央財政補貼標準,完善傳統村落有關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幫扶貧困村發展傳統村落旅游等產業。
六是開展定點扶貧示范工程。繼續支持環境保護部定點扶貧地區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堅持整縣推進方式,力爭到2017年底前,實現河北圍場、隆化兩縣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全覆蓋,探索貧困地區整縣推進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的有效模式,為其他貧困縣積累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