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中國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市場分析 >> 正文
新政頻出節能減排行業股市迎來新機遇
來源:證券時報 時間:2007-11-27 8:47:55 用手機瀏覽

 

  近期,為進一步推動節能減排工作,有關部門連續出臺多項舉措。其中,國務院批準了節能減排統計監測及考核實施方案和辦法,將節能目標列入省級人民政府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實行“問責制”和“一票否決制”。未通過考核的,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將暫停該地區所有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建設項目的環評審批。

  緊接著,財政部副部長張少春昨日在全國財政節能減排工作會議上也表示,今年是節能減排政策組合出臺的關鍵之年,中央財政共安排235億元用于支持節能減排。這235億元中,用于十大節能重點工程獎勵資金70億元、用于中西部城市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建設65億元、用于淘汰落后產能專項轉移支付20億元、用于統計及監測等基礎工作30億元、用于“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50億元。

  從上述一系列的政策出臺的情況來看,政府已經開始密切關注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節能減排對于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而每一步具體的政策措施,都是對節能減排落實到實處的重要保證,也是對于后續公司發展的內在推動。

  行業結構性轉變

  我們認為,上述政策的逐步落實,必將對部分高污染行業起到切實的抑制作用,并對一些高耗能行業帶來結構性轉變。

  由于去年節能4%和污染減排2%的目標沒有實現,從而加大了“十一五”后三年節能減排工作的難度。這集中表現在,企業作為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的主體,缺乏加大投入的內在動力和外在壓力;支持節能減排的穩定投入機制還沒有形成,而一些資源型產品的價格形成機制還不能夠充分反映資源的稀缺程度,環境損害的成本和供求關系。再加上污染者付費的原則還沒有很好地落實,法制建設還不完善,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還存在著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問題。所以,后續節能減排措施的實施,直接導致了行業結構的轉變。

  而對于“加大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實施力度”,發改委主任馬凱表示,我國近期將出臺《財政節能技術改造獎勵資金管理辦法》,對企業節能技術改造項目按改造后實際形成的節能量給予獎勵,抓緊落實中央財政新增安排的70億元,支持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可形成約3500萬噸標準煤的節能能力。

  資源稅倒逼節能減排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新的資源稅改革方案日前已經上報國務院,征收方式擬由“從量計征”改為“從價計征”。新一輪資源稅改革方案的出臺,也有利于通過市場手段促進企業自發的節能減排行為。

  按照“從量計征”方法,對課征對象分別以噸或立方米為單位,征收固定的稅額;而“從價計征”,則是以產品金額為單位乘以一定的稅率來計算稅額,將稅收與資源市場價格直接掛鉤。計征方式的改變,意在體現真實成本,只有理順價格體制,任務艱巨的節能減排才能保證持續性發展。

  借助行政手段,確實可以在短期內實現節能減排的效果,但這肯定不是一種長效機制。去年年底,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清泰撰文表示,在節能減排領域過度使用行政性工具,不僅有技術難度,而且還會增加管理成本,帶來社會的不公。假如現行價格不能真實完整地反映出資源成本,也就無法有效、真實反映社會需求,按照市場規律來調節資源的生產和消費自然也無從談起。以價格為標桿,真實體現資源的市場價值,資源稅改革新方案,正是從源頭上加大企業對資源使用的成本,達到倒逼企業轉變增長方式的目的。

  相關板塊迎來新機遇

  在政策面持續推動下,隨著工作的推進和深入,節能減排作用明顯的產品和服務需求將進一步擴大,由此為相關上市公司帶來顯著的發展機遇。

  首先,CDM(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的實施,將對相關上市公司帶來顯著的收益!毒┒甲h定書》規定,除美國之外的發達國家在2008年至2012年進行溫室氣體減排的義務,而發達國家完不成的任務,可以通過若干種機制與發展中國家合作完成,其中一種就是CDM(清潔發展機制),即發達國家可以提供資金和技術,幫助發展中國家進行產生溫室氣體減排效果的項目,所產生的減排額度,就可以算到自己的名下。這一機制可以為發展中國家的企業帶來收入,還有利于環境保護。目前,上市公司中三愛富、巨化股份、柳化股份、南鋼股份、天富熱電值得關注。

  此外,在強化污染防治方面,有關部門將增加安排國債資金和中央預算內資金支持城鎮生活污水、垃圾處理及危險廢物處理設施建設。目前,在污水處理方面,合加資源、創元科技均存在直接及間接受益題材;而在煙氣脫硫方面,目前龍凈環保、浙大網新、菲達環保、九龍電力等相關上市公司均為受益品種。

  最后,可再生能源也是節能減排板塊當之無愧的首選品種。無論是從可持續發展的能源安全角度考慮、還是從降低污染排放的環保角度考慮,大力拓展水、風、太陽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變得越發緊迫。2006年2月9日,國務院出臺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我國能源結構中的比重將達到16%。2006年1月1日,《可再生能源法》在我國正式實施,這為相關個股,如天威保變、特變電工、航天機電、湘電股份、華儀電氣、銀星能源等提供歷史性的發展機遇。

  作者聲明:在本人所知情的范圍內,本機構、本人以及財產上的利害關系人與所評價的證券沒有任何利害關系。本文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節能領域新股天保重裝登陸創業板 發行價12元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