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中國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市場分析 >> 正文
北京構筑科技創新高地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16-9-28 21:03:23 用手機瀏覽

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是北京新的戰略定位。日前,北京市政府發布了《北京市“十三五”時期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規劃》。規劃指出,到2020年,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功能進一步強化,將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支撐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建國際一流大科學中心】

  在北京,一批全球領先的科技成果正在涌現。近期,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聯合清華大學研究組,陸續披露了“液態金屬”新發現,包括液態金屬驅動的金屬絲振蕩效應、金屬顆粒觸發型液態金屬跳躍現象等,引起全球關注。這項由中國團隊引領的液態金屬技術將有望顛覆人們對芯片、先進制造、醫療健康、柔性智能機器等方面的想象。

  這是北京科技創新成果的縮影。僅“十二五”期間,首都技術合同成交額、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科技服務業增加值、中關村示范區總收入等均增長翻番;科技創新投入強度達6%的高水平;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60件,全國領先。

  在既有基礎上,北京為自身設定了新一輪創新發展目標:打造原始科學創新高地,以此繼續發揮首都科技的引領、示范、帶動作用。“原始創新非常重要。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獨創獨有是必然要求。”北京市科委主任閆傲霜表示,原始科學創新將是未來首都科技發力的重點之一。

  “‘十三五’時期,北京市將全面對接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科技計劃!遍Z傲霜介紹,北京市將鼓勵、支持在京企業、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承接重大專項項目;服務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爭取更多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落戶北京。北京市還將繼續深化與國家有關部委會商合作,全力推動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未來科技城建設,形成國際一流的綜合性大科學中心。

  【啟動五大民生科技行動】

  未來,北京市將強化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度結合。閆傲霜透露,“十三五”時期,北京將實施首都藍天、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食品質量安全保障、重大疾病科技攻關、城市建設與精細化管理提升五大民生科技行動,促進科技創新成果全民共享。

  以首都藍天行動為例,北京市將持續開展細顆粒物(PM2.5)、臭氧(O3)等二次污染特征與成因研究以及超細顆粒物(PM1)污染特征與成因前瞻性研究。開展重污染天氣綜合觀測與區域霧霾成因分析,圍繞提高重污染天氣預報預測準確率和精細化水平,開展關鍵技術研發與示范。同時,配合推動京津冀車輛實現燃油排放標準統一,進一步推動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破解首都大氣治理難題。

  在實施重大疾病科技攻關行動方面,加強“首都十大病”預防、診斷、治療、康復等不同階段的關鍵技術研究,并推動重要研究成果的轉化應用。此外,在食品安全方面,北京市還將搭建食品安全檢測服務平臺、物流全程追溯信息服務平臺,力爭實現肉蛋奶、米面油等重點產業食品安全全程可追溯等。

  “十三五”期間,北京市還將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能源、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先導與優勢材料、數字化制造、軌道交通等產業領域實施八大技術跨越工程,引領“高精尖”經濟發展。

  【三地科技項目互動共享】

  協同與開放是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必然要求。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北京市將構建分工合理的京津冀創新發展格局,明確三地科技創新優先領域,實現合理分工與有序協作,促進區域間、產業間循環式布局。

  北京市將重點提升原始創新和技術服務能力,打造技術創新總部聚集地、科技成果交易區、全球高端創新中心及創新型人才聚集中心。天津市則重點提高應用研究與工程技術研發轉化能力,打造產業創新中心、高水平現代制造研發轉化基地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示范區。河北省將重點強化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和示范推廣能力,建設科技成果孵化轉化中心、重點產業技術研發基地、科技支撐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試驗區。

  “京津冀三地將建立政策互動、資源共享、市場開放的協同發展三大機制!北本┦邪l改委高技術處處長林曉峰透露,未來,在京津冀區域,將研究實現高新技術企業互認備案、科技成果處置收益統一化、推行創新券制度等,探索風險共擔和利益分享模式。同時,整合京津冀地區科技信息資源,促進三地科技項目庫、成果庫、專家庫和人才庫等資源互動共享;加強技術交易團隊培養和技術轉移機構培育,促進京津冀技術市場交易一體化,向京津冀地區全境輻射。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50條涉稅政策"助力重慶產業轉型升級
寧夏出臺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實施方案
電力產能過剩難抑投資沖動
“電力天路”外送西藏水電超6億千瓦時
全國碳市場配額分配10月啟動 7000多家企業納入
廣東電網統調負荷全國率先破億
黑色系”又起風波 去產能政策仍望發力
生態環境大數據建設穩步推進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