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力量重點發展九大產業
●明確“一核兩帶四板塊”空間布局
●總產值和增加值力保年均增長15%左右
近日出臺的《山西省“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緊跟國際國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前景,立足省內現有產業發展基礎和技術創新能力,集中力量重點發展九大產業;以市場化配置為依據,以科技和產業資源稟賦、原有產業布局為基礎,以產業集聚發展為方向,以各類開發區(園區)為依托,以大型骨干企業布局為引領,加快形成“一核兩帶四板塊”的空間布局。
規劃要求,“十三五”時期,要把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擺在推進轉型發展的突出位置,大力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節能環保產業、生物產業、煤層氣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穩妥發展現代煤化工產業。
規劃明確了“一核兩帶四板塊”的空間布局!耙缓恕保壕褪且蕴x中為中心,以太重、太鋼、富士康、榆次液壓等龍頭企業和太原經濟技術開發區、太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太原民營經濟園區等重點開發區(園區)為依托,將太原城市群打造成為高端裝備制造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產業,新材料、新能源產業發展基地和研發基地,尤其是要充分發揮山西科技創新城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力爭把太原城市群打造成為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成為經濟發展的隆起帶和增長極,成為引領山西轉型發展的先行區。
“兩帶”:就是遵循產業發展和區域布局的一般規律,圍繞和依托大西線、太焦線,充分利用沿線區位優勢、產業優勢、要素優勢,依托重點開發區(園區),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集聚發展,努力打造“大西沿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帶”和“太焦沿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帶”,成為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聚集帶。
“四板塊”:就是按照突出地方特色和集聚發展思路打造四大集群板塊。一是依托大同、朔州、忻州等市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資源優勢和現代煤化工項目,合力打造晉北新能源產業、現代煤化工產業、醫藥產業發展板塊。二是依托長治、晉城在生物醫藥、煤層氣等產業的發展優勢,合力打造晉東南煤層氣和生物產業板塊。三是依托太原、呂梁、忻州、朔州等市的節能環保研發基礎,合力打造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板塊。四是依托臨汾、運城新材料研發與制造優勢,以聞喜銀光鎂合金深加工、中磁科技高性能釹鐵硼磁材、山西宏特碳纖維、山西三佳有機硅深加工等一批龍頭企業為基礎,合力打造晉南新材料產業發展板塊。
規劃指出,“十三五”時期,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和增加值年均增速力爭保持在15%左右,到2020年,總產值達到4500億元左右,增加值達到1500億元左右,成為引領、支撐全省轉型發展的重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