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德陽市中江縣龍臺鎮自來水廠負責人劉世杰看著上月用電量統計,喜笑顏開!氨雀脑熘,節電近40%!边@樣的情況,已持續了近5個月,實現這么好的節能效果,他卻沒有花一分錢!斑@是我們在中江試點的第一個節能供水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彼拇êQ沫h境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成告訴記者,今年2月,他們與該自來水廠簽訂試點協議。而按照最初協議,改造實現節能后,如果效果穩定,合同期內,自來水廠的部分節能收益將歸李成的團隊所有。合同期結束后,所有節能設備和節能收益都歸自來水廠。
完成改造后,節能效果好得出奇。李成表示,3月開始,他們選擇龍臺中學和七一中學兩個取水點做耗電量對比,每日節電率都近40%。“以七一中學為例,以往使用普通深井潛水泵,每天耗電量約110.43度。改造使用我們的永磁同步深井潛水泵和自動化控制系統后,這個點每天耗電量僅約67.1度,節能39%!
但好效果卻引來了新麻煩,“自來水廠希望改變合同,一次性買斷節能設備!边@樣的情況,和李成在拉薩、綿陽多地遇到的情況如出一轍!敖鼉赡,我們在多地推廣這一模式,幾乎所有客戶看到改造實效后就改變主意了!
由于公司正處于起步期,為了維持運轉,李成團隊不得不妥協直接賣起了設備。但這也讓一心培育出合同能源管理市場的李成有些失望。他認為,民企業主單位信用問題是目前絕大多數節能服務公司共同面臨的一大考驗。
不過,相比于民企,節能環保市場上,政府機構的“蛋糕”更誘人。
去年,中江實施首個合同能源管理項目。通過和深圳一家節能服務公司合作,中江全縣城區8142盞路燈進行了改造,節能率達69%以上,一年能節約電費近千萬元。該公司投資完成LED路燈節能改造和“智能照明”軟硬件建設,政府以未來減少的能源費用,按比例逐年支付節能項目的全部成本。合同期內,所有路燈、系統的維護、維修等費用均由節能服務公司承擔。
“我們鼓勵企業積極探索,也將努力破除現有障礙。”中江縣經濟信息化和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實施合同能源管理,用能方可以“零投入”完成節能改造,節能服務公司也有錢賺,政府則達到了節能減排的目的,多方共贏。但要普及開來,現階段還需破除多重障礙。例如,公共機構節能收益的財政支出問題、節能量核算問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