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中國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產業動向 >> 正文
2015年國家電網完成電能替代電量760億千瓦時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16-6-24 17:33:38 用手機瀏覽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財政部、環保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民航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電能替代的指導意見》(發改能源[2016]1054號)(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访鞔_,將在北方居民采暖、生產制造、交通運輸、電力供應與消費四個重點領域推進電能替代。

作為電能替代課題研究負責人,國網能源研究院主任工程師賈德香接受采訪時表示:“社會資本參與電能替代空間巨大,樂觀估計,‘十三五’期間社會資本參與空間可達上萬億元。”

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5月23日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全面推進上述4個領域的電能替代,帶動電煤占煤炭消費比重提高約1.9%,帶動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提高約1.5%,促進電能消費比重達到約27%。預計可新增電量消費約4500億千瓦時,減排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約30萬噸、210萬噸、70萬噸。

電能是清潔、高效、便捷的二次能源,終端利用效率高,使用過程清潔、零排放。和其他能源品種相比,電能的終端利用效率最高,可以達到90%以上。實施電能替代對于推動能源消費革命、落實國家能源戰略、促進能源清潔化發展意義重大。

當前,我國大氣污染形勢嚴峻,霧霾持續加重,大量散燒煤、燃油消費是造成嚴重霧霾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為改善大氣環境狀況,實施電能替代是大勢所趨,也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

據統計,我國每年散燒煤消費約7億-8億噸,主要用于采暖小鍋爐、工業小鍋爐(窯爐)、農村生產生活等領域,約占煤炭消費總量20%。大量散燒煤未經潔凈處理就直接用于燃燒,致使大量大氣污染物排放。

《意見》指出,電能具有清潔、安全、便捷等優勢,實施電能替代對于推動能源消費革命、落實國家能源戰略、促進能源清潔化發展意義重大。

據哈爾濱市專家咨詢顧問委員會委員、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王煥富介紹,電供暖技術在歐洲、北美等發達國家普及率較高,挪威占90%,日本和韓國占80%,法國和瑞典占70%,美國和歐洲其他國家占50%以上。在我國,電供暖雖伴隨全國煤改電的契機剛剛起步,但已具燎原之勢。

一些省市明確出臺了推廣電能替代的政策。北京市政府自2001年起實施“煤改電”工程,目前繼續加大對“煤改電”的支持力度,從電價補貼、投資補貼、簡化工程前期手續等方面給予電能替代工作更多的政策支持。天津將電能替代作為重點首次寫入2015年省級政府工作報告,并將電采暖納入天津“十三五”供熱規劃。西藏今年將出臺首個電能替代規劃,計劃“十三五”末將實現電能替代10億千瓦時。江西、浙江、河北、吉林等省份也相繼出臺了推進電能替代的相關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電網于2013年8月實施電能替代戰略。該戰略主旨是利用電能替代燃煤、燃油等,緩解大氣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科學引導全社會改變用能習慣。據統計,2015年國家電網公司完成電能替代項目1.72萬個;完成替代電量760億千瓦時;占國家電網公司售電量比重達2.2%。
    調查結果顯示,環境污染無疑是大家極為關心的問題。針對推進電能替代可有效解決的首要問題,31%的受訪者認為,電能替代將有效減少大氣污染、促進能源清潔化發展;26%的受訪者認為,推動節能減排、促進能源可持續發展;16%的受訪者認為,有效緩解部分北方地區棄風限電問題。其他受訪者認為電能替代可有效解決提升電氣化水平、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和控制煤炭消費總量、解決煤炭運力緊張問題。

調查期間,部分受訪者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和建議。

華能小灣水電站員工付方賽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實現能源終端消費環節替代散燒煤、燃油消費約1.3億噸標煤。我國將全面推進北方居民采暖、生產制造、交通運輸、電力供應與消費4個領域的電能替代,帶動電煤占煤炭消費比重提高約1.9%,帶動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提高約1.5%,促進電能消費比重達到約27%。預計可新增電量消費約4500億千瓦時,減排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約30萬噸、210萬噸、70萬噸。減少大氣污染,促進能源清潔化發展將作為推進電能替代有效解決的首要問題。

國家電網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員工葉青表示,推進電能替代,提高電能占終端能源的比重,能夠減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氣環境質量,推動大氣污染防治,有利于地方減排目標實現,服務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清潔綠色發展。

國網西藏電力公司營銷部負責人表示,在國家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加大節能減排力度、防治大氣污染的新形勢下,電能替代是實現能源生產和消費轉型、解決能源環境問題的重要舉措。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沒有相關文章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企業并購
網絡借貸
節能咨詢
節能認證
人才招聘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5 CI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