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上海市經信委與上海銀行等10家銀行簽訂《上海市“節能減排收益權”質押500億綠色融資合作備忘錄》,這是目前國內參與銀行最多、資金規模最大、針對綠色產業園區創建的節能減排投融資新模式,10家銀行承諾在“十三五”期間以“節能減排收益權”模式提供500億元人民幣融資額度。與此同時,上海市綠色產業園區創建正式啟動。
綠色產業園區,是指企業綠色制造、園區智慧管理、環境宜業宜居的產業集聚區,綜合反映能效提升、污染減排、循環利用、產業鏈耦合等綠色管理要求,是綠色發展理念在產業領域的直接展現。上海率先制定了綠色產業園區地方標準,明確了綠色產業園區創建的十大重點工程,包括分布式光伏發電工程、LED綠色照明工程、立體綠化工程、能源環保監控網絡建設工程、綠色建筑示范工程、分布式供能熱電冷聯產工程、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工程、綠色低碳交通工程、節水與中水回用工程、再制造工程。
但綠色園區創建面臨不小挑戰,尤其是資金方面的挑戰。一是項目投資大。據初步測算,園區要完成綠色化改造,每平方公里資金投入在7000萬元以上,但上海市缺乏針對綠色產業園區創建的專項資金支持。二是回收周期長。分布式光伏、天然氣熱電冷聯供等部分重點工程投資回收期在8-10年,較長的回收期使社會資本望而卻步。三是效果顯現慢。綠色園區創建成效體現一般需要5年以上,對短期招商引資拉動作用有限。
“節能減排收益權”質押貸款則為突破資金短缺瓶頸、破解綠色融資難題開拓了一條新路:一方面節能減排改造企業能獲得大額資金支持,另一方面銀行的綠色金融貸款也能大大降低風險。上海市能效中心負責人王晉介紹:“無論是產業園區管理者、園區所在企業,還是第三方節能服務企業,只要進行綠色園區十大工程改造和建設的,都可申請以未來收益權質押的方式獲得貸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