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中國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人物觀點 >> 正文
電規總院牽頭推進火電調峰 促進電力綠色低碳發展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16-4-29 12:55:35 用手機瀏覽

 電規總院開展提升中國火電靈活性協作平臺的初衷是怎樣考慮的?

      謝秋野: 為貫徹落實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推進“四個革命、一個合作”,加快能源技術創新,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我國將在“三北”地區大力發展新能源發電!叭薄钡貐^燃煤熱電比例高,調峰電源建設條件差,冬季供暖期調峰困難,棄風棄光問題嚴重。如何借鑒和吸收引進國外相關經驗,提升我國火電尤其是熱電的靈活性運行能力,挖掘燃煤機組調峰潛力,破解當前和未來的新能源消納困境,減少棄風棄光,是電力工業亟待開展的工作之一,具有重要的意義。

      經過對國際上高比例新能源消納國家的經驗進行充分的研究分析,結合“十三五”電力規劃研究成果,電規總院向國家能源局請示成立“提升中國火電靈活性,促進電力綠色轉型”協作平臺。

      目前該平臺建設得到哪些方面的支持,進展如何?

      謝秋野: 平臺的建設工作是在國家能源局指導下進行的,2016年1月份國家能源局鄭柵潔副局長和丹麥能源氣候大臣,簽署了《中國國家能源局與丹麥王國能源、公用事業和氣候部關于建立中丹火電靈活性伙伴關系的諒解備忘錄》。平臺將具體負責備忘錄的后續落實工作并協調開展相關活動,目前已經初步形成了組織機構建設草案和工作方案。

      后續工作將在國家能源局的指導下進一步充實平臺的參加單位,推動平臺的技術交流、技術引進、技術路線和相關標準制定、政策機制研究、示范試點項目建設等工作。

      火電調峰將發揮重要作用

      火電調峰,對火電機組進行靈活性改造,成本會不會很大?發電企業是否有意愿來做?政府是否考慮對火電靈活性改造進行補貼?

      謝秋野: 火電機組靈活性改造成本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改造成本,視改造目標不同,投資一般在60-120元/千瓦左右,相對不高,另一部分是發電企業調峰運行少發電帶來的損失,這些都直接影響到發電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積極性。平臺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就是組織研究可以疏導改造和運行成本的相關政策以及價格機制,向政府提出建議,目前國家能源局已經在考慮與政府相關主管部門出臺該方面的鼓勵政策。

      對新能源消納調峰的途徑有多種,燃氣、儲能、抽水蓄能等,現在發展較多的也是上述幾種,關于火電靈活性作為調峰的實際應用并不多,該如何加強這方面的能力?

      謝秋野: 對于“三北”新能源富集地區來說,火電靈活性改造、燃氣發電、抽水蓄能、其他新型儲能都是提高電力系統調峰能力的有效手段,都應大力推動建設。但是受建設條件、建設運行成本、建設周期、技術成熟度等多方面因素制約,燃氣發電、抽水蓄能、其他新型儲能的現狀比例合計不超過5%,而且在未來一定時期內很難得到較大的改變,作為“三北”地區主力電源的煤電,靈活性改造后將在電力系統調峰能力提升中發揮重要作用。

      能否介紹一下國外火電靈活性情況,尤其是調峰的情況?中國將走一條怎樣更適合本國國情的路子?

      謝秋野: 火電運行靈活性包括調峰能力、爬坡速度、啟停時間等三個主要部分。丹麥和德國在這三個方面均有較好的性能,具體到調峰能力,丹麥火電機組基本上是熱電聯產機組,冬季供熱期最小出力可以低至15%-20%,德國熱電聯產機組可以低至40%;德國純凝燃煤機組技術出力可以低至25%。目前我們國家供暖期熱電機組“以熱定電”運行,冬季最小出力一般在60%-70%左右,和國外的差距還比較大。

      火電靈活性的三個方面,在新能源比例的不同階段受到關注的側重點是不同的,根據我國目前新能源的比例,大多數省份目前最缺乏的是調峰能力的提升。

      對于中國火電靈活性的技術路線,平臺將組織深入研究,按照抓住重點、分步實施、因地制宜的原則,充分借鑒和吸收丹麥等國火電靈活性相關經驗,根據我國實際情況和特點,緊密圍繞我國提升火電調峰靈活性的重點,科學研究制定提升中國火電靈活性發展路線。目前初步的考慮是,首先通過加裝儲熱裝置,對熱電機組進行“熱電解耦”改造,并根據需要確定是否采取進一步熱電深度改造或者純凝改造的措施,切實提升調峰能力,在改造過程中,也要積累縮短火電啟停時間、提升爬坡速度改造經驗,為后續工作奠定基礎。

      分階段推進火電靈活性改造

      火電靈活性調峰將首先從哪里開展試點,未來將分幾步走,預計將取得怎樣的成效?

      謝秋野: 東北目前已經開始實施了調峰輔助服務市場,具有較好的政策支撐基礎,而且目前東北新能源消納問題也較為突出,試點會重點在東北實施。未來計劃將通過示范試點、部分推廣、全面推廣三個階段總結經驗,分步實施,針對各省情況,“一省一策”研究具體實施技術方案和計劃。在出臺有效的政策和價格機制情況下,經過分階段實施推進火電靈活性改造工作,預計到2020年,可以提高“三北”地區調峰能力約1700萬千瓦,結合其他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的措施,棄風率將控制在5%之內。

      火電靈活性調峰,和電力市場化改革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

      謝秋野: 目前國內火電企業面臨的形勢是2015年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4329小時,預計在“十三五”期間將會繼續大幅下降。近期中央陸續出臺了多項重大改革舉措的文件,對我國電力體制和價格機制的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未來隨著競爭性電力市場的建立,火電運行方式將逐步由計劃上網過渡到競價上網的模式,同時在未來可能推進建設多種輔助服務市場。

      對于火電靈活性調峰和電力市場化改革之間的關系,一方面來說,電力市場化的一系列改革將會更好地調動發電企業進行火電靈活性調峰改造的積極性,通過電力市場和輔助服務市場獲得多種收益,改變目前僅通過發電量體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模式。另一方面,通過火電靈活性改造,可以使火電更好地適應未來的形勢,更好地具備參與競爭性電力市場的基本條件對未來火電行業的發展將至關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沒有相關文章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企業并購
網絡借貸
節能咨詢
節能認證
人才招聘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5 CI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