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中國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人物觀點 >> 正文
部長陳吉寧:讓環保部“變硬”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16-4-21 11:10:26 用手機瀏覽

2015年11月30日,北京一輛公交車上戴著口罩的乘客。當日,中央氣象臺將大霧和霾黃色預警升級為橙色預警,華北黃淮大部地區數天出現霧霾天氣。

      部長陳吉寧:讓環保部“變硬”

      2015年1月,51歲的陳吉寧從清華大學校長職位上調任環保部黨組書記,次月又成為環保部長。彼時,輿論對這位國務院直屬機構最年輕的正部級官員能否擔起環保重任,多持觀望態度。

      3月11日,全國兩會期間,在上任一年多后,陳吉寧首次向外界展示了去年環保部門的數據:對33個市開展督察;約談了15個市級政府主要負責人;全國實施按日連續處罰715件,罰款5.69億元,查封扣押4191件;各級環保部門下達行政處罰決定9.7萬余份,罰款42.5億元,比2014年增長了34%。

      陳吉寧主政環保部至今,環保執法由弱勢到強勢的轉變明顯:“紅頂環評中介”遭遇清理,市長被約談呈常態化趨勢,與公檢法部門聯動頻繁,小南海水電站項目等多個老大難項目被叫停。

      4月10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說,去年以來,環保執法變得強勢“沾了兩個光”:一是去年1月出臺的新《環保法》,規定了嚴厲的處罰措施,行政首長或因污染問題引咎辭職;二是去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規定凡是不支持環保的黨委或政府就要追責!斑@二者給環境保護工作撐了腰!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一系列改變的背后,與陳吉寧出任環保部部長有重要關系。將來,環保的舉措或將日趨嚴格。

      環!白冇擦恕

      陳吉寧主政環保部的第一年,也是“史上最嚴”環保法開始實施的第一年。

      上任之初,他用了一句英文來講新《環保法》!耙粋好的法律,不能成為piece of paper,不是紙老虎!

      2015年3月16日,為全力貫徹落實好新《環保法》,履新不久的陳吉寧要求,對于違法特別是未批先建的企業將進行全面排查。同時加強與公檢法部門聯動,強化刑事責任追究,做到四個“不放過”,即不查不放過、不查清不放過、不處理不放過、不整改不放過。

      在以往的現實語境中,環境執法有時顯得非常尷尬。環保部門經常用來自嘲的一句話是“沒有槍、沒有炮,有的只是沖鋒號”。但現在環保部門“腰桿子硬了許多”。

      多次率隊進行執法監察的鄭州市環境監察支隊工會主席李在龍對《中國新聞周刊》講了一個故事:

      2015年“六五”環境日當天,他帶隊去鄭州某縣去查企業,對5家企業下了約談通知。在約定的時間,5家企業的負責人都來了,并且態度很好,當面認錯、認罰,并承諾加強管理。

      “以前,他們一般不會這么配合。我們在執法時會遇到很多阻力,很多時候都是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甚至還有被放狗咬、扔磚頭的遭遇。”李在龍說。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陳吉寧說,2015年,全國環保部門共檢查企業177萬家,查處各類違法企業19.1萬家,責令關停取締2萬家、停產3.4萬家、限期改正8.9萬家。聯合公安部、最高檢對兩起性質惡劣的案件進行了掛牌督辦。全國移送行政拘留案件2079起,移送涉嫌環境污染犯罪案件1685件。

      “移交公安機關這種嚴厲的行為,原來很少見。一方面說明新《環保法》的威力,也增強了環保人的治污決心!崩钤邶堈f。

      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駐會副主任、中國環境資源法研究會副會長呂忠梅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陳吉寧上任后,行政變得更加主動,為了讓新《環保法》順利實施,僅各項法律法規和規范性的配套文件就出臺了近百條。

      另外,環保的執法逐步回歸法律賦權。陳吉寧著力推進環評制度改革,將審批與監督分開。

      2015年,環保部“紅頂中介”的問題曾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在2015年的全國兩會上,陳吉寧表示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今年2月28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辦的中外媒體見面會上,陳吉寧說,去年年底之前,環保部的8家環評機構已經全部脫鉤。他說,不僅是環保部與環評機構要脫鉤,地方各省市縣環保部門的環評機構也都要脫鉤!叭珖鞯匾淹瓿闪140家環評機構脫鉤,2016年還有200家類似的環評機構需要脫鉤!

      陳吉寧說,這個脫鉤是徹徹底底的脫鉤,人員完全脫離,財務全部脫離,沒有任何資產方面的聯系!斑@是割自己的肉,阻力很大,但是我們堅定不移!

      此外,環保部還通過改革部內司局設置,優化執法資源配置。2015年2月,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批準了環保部機構編制作部分調整,不再保留污染防治司、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司,設置水環境管理司、大氣環境管理司、土壤環境管理司。2016年3月,這一調整落實到位。

      呂忠梅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新《環保法》改變了過去單純依靠行政機制的單一思路,建立了行政、司法并重的機制,特別是環境公益訴訟制度將行政與司法進行了有機銜接。

      據她透露,目前,全國已經成立500多個環境保護法庭、審判庭,社會團體、檢察院提起的公益訴訟已有多起,2015年,全國法院受理了近30萬件環境資源案件。

      “環保欽差”駕到

      2015年,約談,無疑是環保領域的一個關鍵詞。在網上甚至流傳一句話“部長喊你談話”。

      陳吉寧一上臺,便將“第一把火”燒給了地方政府。履新2個月內,“污染重災區”河北滄州、山東臨沂、河北承德、河南駐馬店4個城市的政府負責人先后被約談。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陳吉寧說,約談地方政府負責人,是抓住了環境保護的“牛鼻子”。2015年,環保部對33個市(區)開展了綜合督察,公開約談了15個市級政府主要負責人!拔覀円捕酱俑魇(區、市)對30%以上的地市級政府進行了環保督察,對31個市進行了約談、20個市(縣)實施了區域限批、176個問題掛牌督辦!

      陳吉寧說,不僅環保部約談,也要求省級環保部門約談,還跟其他部門一起約談。今年年初,環保部和國家林業局一起,就自然保護區問題對有關地方政府和部門進行了聯合約談。

      環保約談制度并非新鮮事。2014年5月,環保部發布《環境保護部約談暫行辦法》,對約談的定義、情形、對象、內容、組織、程序等做了明確規范。

      2014年,環保部對3省(區、市)和7個城市政府實施了約談。

      呂忠梅表示,約談是一種督政行為,對責任主體以誡勉和警示為主。雖然這項措施很早以前就存在,但由于種種原因,其“柔性”有余,“剛性”不足,停留于“談”,而沒有后續的跟進措施督促,因而效果不明顯。

      新《環保法》完善了地方政府的環境質量責任制度,明確地方政府環境保護責任的范圍和方式,明確其必須接受監督的形式,并且將約談寫進了法律,從而將這一項實踐措施上升成為法律制度。

      在約談形成的巨大政治與輿論雙重壓力下,被約談者大多表示“壓力很大”。廣西百色市長周異當場立誓,“我決定自己分管環保,不信完不成任務!鄙綎|臨沂市代市長張術平則表態,“我來接受這一次約談,心情非常沉重,我保證,不會再接受第二次約談!

      環保部環境規劃院環境政策部主任葛察忠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目前需要從兩方面完善約談制度,一是要實行不同部門、黨委和政府共同約談,不斷鞏固多級環保約談機制;另一方面,建立媒體和公眾共同監督的約談模式,完善約談后的監督機制。

      在2015年環保部督察中心約談發威后,2016年,有“環保欽差”之稱的中央環保督察組橫空出世。這是中國首次啟動環保督察試點工作,污染大省河北成為首個被環保督察的省份。

      2016年元旦剛過,河北省領導班子就迎來了環保方面的“欽差大人”。

      1月4日上午,中央環保督察組進駐河北,開始為期約1個月的督察工作,并公布了舉報電話。省委書記趙克志、省長張慶偉均被中央環保督察組約談。

      督察組組長、副組長分別由環保部前任副部長周建和現任環保部副部長翟青擔任,成員由環保部、中央辦公廳及國務院辦公廳督查室人員組成。

      央視《新聞聯播》解讀稱,與以往環保機構督察企業不同,新成立的中央環保督察組主要督察省級黨委和政府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環境保護重大決策部署的情況,解決和處理突出環境問題,改善環境質量情況,落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以及責任追究等。

      2月4日,據中新社報道,截至2月2日,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交辦河北省群眾舉報環境問題線索已辦結21批2287件,其中責令立即改正306起,關停取締161家,停產整改113家,限期整改118家,立案處罰113家,查封扣押32家;約談34起,責任追究119人,公安機關立案偵查39起,行政拘留29人。

      按照環保部多位官員的說法,中央環保督察組將在未來2年對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督察一遍。

      向央企和大項目“動刀子”

      過往,央企或大項目鮮有被環保部門整頓的新聞。

      2014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朱列玉直言,面對“兩桶油”等央企的排污行為,環保部一直是敢怒而不敢查。

      而從去年至今,在環保部門的相關通報中,不乏一些央企或大項目的身影。

      2015年3月30日,環保部印發《關于金沙江烏東德水電站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以“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為由,叫停了重慶金沙江小南海水電站。

      《批復》稱,因小南海水電站壩址位于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按照中國相關法律規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不能開工任何項目。

      資料顯示,該電站已籌劃二十多年,自2012年2月4日獲得國家發改委同意開展前期工作以來,重慶市各方一直在積極推進其盡快開工。該項目總投資約320億元,是重慶市的重點工程,該市原市委書記薄熙來曾一個月內四次進京協調該項目。

      2015年10月20日,蘭州市環保局通報稱,甘肅中糧可口可樂飲料有限公司偽造污水監測數據,逃避環保監管,該案件移送到蘭州市公安局進行處理,并對中糧可口可樂飲料有限公司的主管人員處以行政拘留5天的處罰。

      2015年11月5日,在環保部公布的調查處理結果中,央企中石油四川石化有限公司被責令限期整改,同時對中石油四川公司污染物超標排放的違法行為進行立案查處。

      輿論認為,環保部門去年以來敢于頻頻對央企及一些爭議多年的大項目動刀子,除了有新《環保法》“撐腰”外,也與陳吉寧本人“空降”環保部、利益糾葛較少有關,這樣才能夠放得開手腳。同時,陳吉寧對治污對經濟的影響也有清晰的判斷。

      陳吉寧說,今天仍然有一部分干部認為環保和發展是對立的,還有人認為環保是包袱,抓環保就會影響GDP,就會影響發展,存在著不能為、不想為、不敢為的問題。

      “從來沒有污染的產業,只有污染的企業。只有讓那些污染的企業退出市場,才能給好的企業留出發展的空間,才能夠避免在我們的發展中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标惣獙幷f,“國際經驗是這樣,中國經驗也是這樣!

      環保部專門就環保和經濟運行之間的關系組織了一場調研,調研地方涉及浙江、唐山、淄博等地,并形成了一份名為《新常態下環境保護對經濟的影響分析》的報告。

      2015年9月9日,該報告發布。報告稱,部分環境保護措施對中國經濟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從整體來看只是在短期內對火電、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兩高一資”行業產生了遏制作用,而對現代服務業、環保產業、設備制造業等新興產業的發展起到了引領作用,明顯優化了產業結構。

      而一些被環保部約談后的城市的變化,也印證了這點。臨沂代市長在約談后第5天,該市就突擊對全市57家污染大戶緊急停產整頓,成為全國唯一在約談后采取停產整頓的城市,有媒體稱這一舉措為“休克式療法”。

      據專門研究過臨沂樣本的葛察忠介紹,利用環境經濟核算方法計算,臨沂市大氣污染治理一年社會經濟成本約為9.7億元,但其環境效益大概為16.5億元,“這充分說明,臨沂市大氣污染整治的環境效益大于經濟成本”。

      葛察忠同時強調,污染治理帶來的短期經濟下行很正常,尤其是在經濟與環境還沒有脫鉤的情況下,如果經濟一點都沒下降,污染治理的效果也值得懷疑。

      環保要打“持久戰”

      陳吉寧坦言,過去一年新《環保法》實施后,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包括還有相當一部分地方的黨委政府及部門環境保護責任不落實,環保的壓力層層衰減,越到基層責任越不清楚、責任越不落實。

      另外,有些企業的環保主體責任也沒有落實,企業違法問題還是屢禁不止,特別是一些地方、企業環境信息公開不夠詳實。另外,基層環境執法能力過弱,不論是人員配備上還是裝備配備上,還有很多不足,有些執法部門連輛執法車都沒有。

      呂忠梅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當前,“大環!钡母窬诌沒有真正形成,環境保護工作是環保部門工作的認識較為普遍,環保部門經常為其他人“背黑鍋”。另外,目前在我國法律體系中,《環保法》還沒有獲得應有的地位,被分散在行政法、經濟法之中,從法律效力上看,與“將生態文明建設貫穿于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文化建設全過程”的要求不相適應。

      在完善環境法律制度方面,“大氣十條”和“水十條”都已出臺,備受期待的“土十條”尚未出臺。陳吉寧表示,2016年要出臺“土十條”并全面實施,并啟動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繼續組織實施污染土壤治理與修復試點項目,建立規范的污染場地聯合監管機制。

      2013年5月,中央部署由環保部牽頭、多個部門參與,起草文件部署如何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到目前為止,已經修改了50多稿。目前文稿已經基本成熟,下一步按照程序報批后就可以實施。

      對于這一工作花費如此長的時間,陳吉寧解釋說,一是因為這個問題非常重要,二是因為基礎非常薄弱!八痛髿狻⑺灰粯,關于土壤污染防治,現在還沒有一部法律規范,相關的工作也很分散!

      此外,對于環保執法如何應對地方干預,環保部也有動作。

      陳吉寧說,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以此解決地方對環境監測、監察、執法的干預,同時解決跨區域流域大尺度空間的問題。

      他表示,中國現在實行的是以塊為主的環保管理體制,這個體制面臨很多難以克服的問題,比如一些地方政府重發展輕環保,發展硬、環保軟,有些地方政府的地方保護主義嚴重,干預環保監測監察執法,環保責任不落實,“往往地方政府的責任成為地方環保部門的責任!

      據陳吉寧透露,目前已經有17個省(區、市)有全面試點或部分試點的意向,環保部正在抓緊編制試點指導意見!拔覀兇蟾庞1年左右的時間完成試點工作,力爭在2018年本屆政府換屆之前完成這項改革!

      常紀文表示,監察執法垂直管理,意味著上面直接對下面開展監察行為,如環保部直接到地方監察,省環保廳到下一級地市監察,以及約談、追責的力度都會加大。

      常紀文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垂直管理試點現在中央已經部署,但是具體落實方面還有一些分歧。主要討論點是地方環保的抓手問題,比如區縣環保局成為市環保局的派出機構了,那么區縣政府環保工作的主要抓手是什么?市環保局的派出機構如何參與派出地的區縣政府的綜合決策等等,都是難題。

      常紀文說,不同部門對垂直管理還有不同的觀點,比如安監部門有人認為屬地管理有用,垂直管理用處不大。他們認為,有了黨政同責,沒必要再搞垂直監管!斑@些分歧點都需要解決好!

      常紀文說,環保執政理念的變化,與中央注重生態文明、綠色發展等大部署相關!叭绻皇窃谥醒虢y一部署下,環保部門解決自己監管領域出現的問題是很難的!

      陳吉寧說,中國的環保問題要打“持久戰”。“要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在戰略上保持定力,著急了不行,不作為也不行,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打好持久戰;在戰術上,明確階段性目標,打好攻堅戰,一步一步推動環境問題的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沒有相關文章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企業并購
網絡借貸
節能咨詢
節能認證
人才招聘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5 CI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