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中國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產業動向 >> 正文
環保業“三國殺”中局:國企、外企、民企如何生存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16-4-4 17:37:07 用手機瀏覽

在外人眼里蓬勃發展、遍地黃金的環保產業,實際上卻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2015年新增水務規模,第一名北控740萬噸、第二名首創330萬噸,北控一家的新增規模就比第四名到第十名的合計還多!3月30日,在E20環境平臺主辦的“2016(第十四屆)水業戰略論壇”上,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如是說。

過去10年,E20研究院每年都會統計環保企業運營、在建和新建供水、污水處理能力的數據。當日,薛濤用兩張表把這一數字的10年變化趨勢進行了清晰展示:紅黃綠3種顏色分別代表國企、外企和民企,過去3年,紅色一直在加速增長,黃色略有增長,綠色則出現下降。

“今天會上的演講,桑德集團的文一波不再講戰略,而是講技術,蘇伊士則與重慶水務攜手。這兩張圖告訴了我們,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做?”薛濤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對此,作為民企代表的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何愿平承認,在E20環境平臺評選出的“2015年度水業十大影響力企業”中,有2家民企、2家外企、6家國企,民營還是“挺弱小的”。

資深戰略管理專家代維昭分析說,國企意味著實力強、有錢、負責任,但機制僵化、沒有活力;民企的好處是效率高、靈活,但可能為了利潤做出超越底線的事情;外企則意味著高大上。

國企跑馬圈地

2015年年末,北控集團、光大國際與首創集團等多家中國企業對德國一家環保企業EnergyfromWaste(EEW)展開了競購,EEW公司是德國乃至歐洲惟一一家專注于垃圾焚燒發電的企業,在德國垃圾焚燒發電市場占有率達17%,排名第一。

最終,北控集團以14.38億歐元完成了對EEW公司100%股權的收購,收購交易額創下了中資直接投資德國企業的最高紀錄,是2015年環保海外并購總額的近兩倍。

搶購EEW的事情并非個案,近幾年,環保領域的國企四處跑馬圈地。首創2014年出資50億元收購了新西蘭Transpacific公司,2015年又耗資11億余元收購了新加坡ECO公司;光大國際旗下光大水務公司分期收購了東達集團旗下大連東達水務公司100%股權;北京排水集團則收購了國際領先的水處理和生物廢料處理工程承包商普拉克公司100%股權。

“目前在國家環保事業蓬勃發展的情況下,首創的戰略定位是堅守初心、二次創業、激情進取、追求卓越,實現水務事業的可持續發展!笔讋摷瘓F副總經理劉永政表示,在業務拓展方面,首創一方面要加強傳統水務業務的規模性擴張,另一方面也要開拓新的水務業務。他也意識到,首創的攤子鋪得很大,必須在企業管理方面形成自己獨特的企業管理架構。

北控水務集團執行總裁李力則表示,大家印象中,國企大多是重資產企業,“錢多人傻”,前些年也確實是這樣,但近幾年已經發生了變化。在他看來,想獲得高回報無非兩個途徑,一是壟斷、二是創新,國企創新的挑戰非常大,企業手里不光要有利器,甚至要有“神器”、“法器”才行。

民企戴“紅領巾”

相比之下,民企在技術創新上則靈活得多。

上述論壇上,文一波講了很多技術,有垃圾干濕分離技術、垃圾潔凈氣化技術、污泥高干脫水技術、農村污水處理技術,以及包埋技術等。蘇伊士環境集團亞洲地區執行副總裁孫明華聽了之后感嘆,如果按照文一波說的,用垃圾潔凈氣化技術取代焚燒發電,其他企業就都“沒有出路了”,北控花100多億元收購EEW公司也會“被搞死”,這是“不讓大家活的節奏”。何愿平也表示,對于民企來講,除了創新、創新還是創新,因為他們沒有資本跟別人比重資產。碧水源擁有140億元的資產,在水務行業屬于比較靠前的位置,但他從來不跟別人說自己有錢,因為“有錢也比不過國企”。

“從投資人的眼光講,最好是輕資產,100萬噸水比1000萬噸水還掙錢,為什么不做100萬噸的呢!焙卧钙秸f,“有能力的人就做輕資產!

不過,何愿平也表示,為了所謂的重資產,他們去年也“戴了紅領巾”。資料顯示,2015年8月,國家開發銀行旗下子公司國開創新資本有限責任公司以54.34億元占有了碧水源10.48%的股份,成為碧水源第三大股東。

何愿平表示,在中國,環保產業仍相對封閉,“縣委書記說了算”。作為民企,不能像首創、北控那樣“大搖大擺地走進去”,有時候不得不走“側門”。

“所以,‘戴紅領巾’是無奈的!焙卧钙秸f,“我做不了其他什么員,做少先隊員行不行?”

談起“紅領巾”的話題,另一位民企代表、博天環境高級副總裁張蕾也表示,他們也算是“少先隊員”,第一大股東雖然是民營股東,但第二大股東是國投創新基金,同時中關村擔保集團的基金也是他們的股東。

外企掙扎求生

在民企無奈戴“紅領巾”的同時,外企的目標則是“生存下來”。

當天的論壇上,孫明華重點介紹了一家新的企業——重慶德潤環境有限公司(下稱“德潤環境”),它是蘇伊士環境集團與重慶市水務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于2015年底共同出資組建的一個新的環境投資平臺,孫明華因此也兼任了德潤環境總裁一職。

蘇伊士環境集團旗下中法水務投資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范曉軍告訴《華夏時報》記者,蘇伊士環境集團在德潤環境的股權結構中占比25%。孫明華表示,這次是蘇伊士環境集團第一次以小股東的方式參與合作。

“我們打破了一貫的合作模式,此前我們所有的30多家合作公司中,股份很少有低于50%的!睂O明華說,德潤環境的成立其實是蘇伊士環境集團在華戰略的一個調整,因為公司想要生存,除了創新還要及時調整戰略。

作為外資企業,孫明華的感覺是比民企還“冷”,她用了一個詞來形容——不被待見。因為在他們參加的招投標項目中,很多地方政府在標書中就明確規定,外資企業沒有資格參加招投標。

“我們不可能像首創、北控、碧水源那樣大規模地做資產,不管是輕資產還是重資產,我們都做不到!狈稌攒娨脖硎,“這個舞臺上,外資不是主要的公司!彼硎,目前在國內的環保行業,除了北控水務這種在香港上市又回來投資的企業,真正有外國背景的公司寥寥無幾。蘇伊士雖然不能說是絕無僅有的,但也是“為數不多的”之一。

不過,在孫明華看來,這只是中國環保產業發展過程中的正,F象,整體趨勢還是朝著健康、公平的大方向發展。他們的心態“很平和”,因為已經在中國發展近40年了,基業非常好,短暫的市場不采納沒關系,他們還是會扎根中國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沒有相關文章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企業并購
網絡借貸
節能咨詢
節能認證
人才招聘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5 CI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