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建材工業的總體情況怎樣?中國建材行業領頭羊、穩居世界第二的中國建筑材料集團副董事長姚燕用4個字概括:“大而不強”。“之所以說我國建材行業‘大而不強’是因為我國的建材行業表現為 ‘四大五低’:‘四大’即為產品產量大、企業數量大、職工隊伍大、能源消耗大;‘五低’則是勞動生產率低、集約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低、市場應變能力低、經濟效益低!备呦摹⒏吲欧、產能過剩的建材產業亟待積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必須轉變,且要立即行動
如何積極而有效地實現發展方式的轉變?姚燕認為,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在環境保護越來越重要的情況下,節能減排是實現建材工業轉型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
轉變是現實所迫
記者:是什么原因使得我國建材行業必須走轉型之路,且須立即行動
姚燕:行業面臨的發展問題和矛盾決定了產業必須轉型發展。在過去30多年的高速增長環境中,我國建材行業發展迅速,有力地支持了經濟建設,但同時也積累了產能過剩、集中度低、競爭無序、環境污染等諸多問題,成為制約行業健康發展的主要矛盾。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我們面臨著不少的矛盾和問題。
記者:主要有哪些矛盾或問題
姚燕:我覺得歸納起來是三大矛盾:一是發展和資源的矛盾。無論從建成小康社會、農村城鎮化,還是保障就業來看,我國經濟都需要一定的發展速度,但是我國目前大多基礎原材料消耗都超過全球消耗的一半,石油、鐵砂、有色礦產大量進口,從長期來看,這種方式難以持續和保證。二是發展和環境的矛盾。我國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如何讓經濟發展和青山綠水結合起來,是非常現實的問題。三是經濟發展和大多數產業產能過剩的矛盾。當前我國大多數行業出現產能產量雙過剩、市場飽和的現象,嚴重制約行業和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像鋼鐵、水泥、煤炭等基礎原材料行業,壓力非常大。水泥年產能超過30億噸,產能利用率在70%左右;平板玻璃年產能超過10億重量箱,需求不足7億重量箱,產能過剩問題十分突出。
新常態下,要解決上述矛盾只有用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思路,大力開展技術創新、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和去產能化來解決,而且我認為完全可以解決。我們要統一認識和立即行動,從自己的行業做起,從自己的企業做起,從自己做起。
行業需要節能減排
記者:近些年來,您一直在強調節能減排在建材行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并積極在公司發展中踐行、引領行業發展。請具體談談建材行業節能減排的目的和意義所在。
姚燕:首先,節能減排是經濟效益的基礎。能源成本約占水泥成本的80%以上,節能降耗是有效控制成本、提升盈利空間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此外,隨著越來越高的能耗限額和環保約束,實現環保達標和清潔生產的技術改造和運維投入,都給企業帶來較大的成本壓力,加之排污費和排放權等控制手段,使節能減排與經濟效益緊密相連。
其次,節能減排是環境效益的保障。建材工業兩磨一燒的工業特點決定了建材工業對資源和能源的依賴性,面對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愈發匱乏的原燃材料使建材工業必須通過降低消耗量、選擇可再生能源和可燃廢棄物代替化石能源、選用固體廢棄物替代天然礦產等有效的節能減排途徑,才能實現原燃材料的可持續。
再次,節能減排是社會效益的體現。建材工業粉塵排放、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排放,給環境造成了較大負荷,老舊生產集體粉塵飛揚的傳統形象也使社會公眾對建材工業怨謗加深。只有通過全力推進清潔生產、切實減污減排;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消納工業固廢和城市垃圾;建設花園工廠,吸塵固碳,美化環境,才能使公眾正確認識建材工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可持續發展潛力。
最后,節能減排是產業鏈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建材工業與建筑工業緊密相連,建材產品的低碳、安全、環保和可循環利用,是綠色建筑的基礎和保障;持續開發新型綠色建材產品、提供集成創新服務,也是倡導綠色消費、低碳生活的重要途徑。通過選用低品位能源和資源,協同處置建筑垃圾和城市垃圾,也有效地影響了原燃材料供應商的產品結構。綜上所述,實事求是、毫不夸張地說,建材工業的節能減排是全產業鏈可持續發展的帶動力。
十年推進,取得積極成效
記者:行業推行節能減排、低碳發展取得了哪些成效
姚燕:十年來,建材工業圍繞“減量化、調結構、降負荷、優資源、促循環”的低碳化發展思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取得積極成效。主要體現在5個方面。一是減量化,淘汰落后產能。截至2013年,中國新型干法水泥產量占全國水泥總產量的96.3%,且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的裝備和工藝均達到當今國際先進水平。二是調結構,提高產業集中度。例如,中國建材集團水泥產能4.5億噸,擁有475條水泥生產線,成為全球最大的水泥企業。三是降負荷,節能減排。建材行業著力提高能效水平,減少污染物排放,并高效回收利用廢棄能源,水泥余熱發電約可以滿足自身用電量的1/3。四是優資源,協同處置廢棄資源。目前,建材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和垃圾協同處置能力顯著并逐年提高。五是促循環,技術進步升級。十年來,水泥工業積極發展和成功實施包括高效節能的新一代燒成系統、高效節能的料床粉磨系統以及依托信息化的智能化控制等先進技術,加快了建材工業發展循環經濟的步伐。
躬身踐行,引領發展
“中國建材集團是集科研、制造、流通為一體的中國最大的綜合性建材產業集團,產品涉及水泥、玻璃、石膏板、復合材料等多個領域。2014年,集團水泥產量達到2.8億噸、商品混凝土9500萬立方米,石膏板14.2億平米。這么大的產量,決定了我們對資源和環境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币ρ鄬τ浾呷缡钦f。正是基于這樣的深刻理解,中國建材集團走上一條躬身實踐、引領行業發展的發展之路。
重塑行業形象
記者:一提起建材行業,就很容易與污染大戶、耗能大戶、溫室氣體排放大戶聯系在一起。中國建材集團為了改變這種固有觀念、引領行業發展做了哪些實際工作
姚燕: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重要論述。這個論述是在客觀、全面評價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取得豐功偉績的基礎上得到的。其實,為了改變人們對建材行業的固有觀念,建材行業早就有所行動。以水泥為例,作為能源資源依賴型行業,我國的水泥產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過去,建材行業就是下里巴人,提到建材行業就是磚瓦灰砂土,又臟又破。水泥企業周圍總是黑煙滾滾、塵土飛揚,對周邊環境產生了惡劣影響。我大學畢業后分到了現在的研究院,而我的一位同學分到了水泥廠:她非常羨慕我的工作環境,對水泥廠的環境深感不滿。為了摘掉行業污染的大帽子,中國建材集團在聯合重組的基礎上,堅決地淘汰落后產能,改為先進的新型干法生產線。
記者:但是有的企業周圍的環境、水源已經污染,礦山植被已被破壞,怎么辦
姚燕:我們認為,面對當前嚴峻的環境問題,首先要制止繼續惡化,在維持現狀的基礎上,加大治理力度,逐步恢復環境,而且最終還要加以美化,讓環境比以前更美麗。為此,2007年我們集中爆破拆除了棗莊9條機立窯生產線,被譽為“中國水泥第一爆”,在爆破原址上建設了日產5000噸熟料水泥生產線的節能環保綜合工程,同時投入人力物力財力,構建起了集生態工業、觀光農業、新農村建設、休閑旅游于一體的循環經濟鏈,形成了青山碧水、鳥語花香的生態美景,徹底改變了過去水泥廠灰土灰臉、噪音隆隆的局面,打造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型現代化企業典范,真正實現了把水泥廠建成花園式工廠。從整個行業看,近些年新建的建材工廠,環境都是不錯的。
高效使用資源
記者:提高資源利用率、實現循環利用是從源頭節約資源能源、減少排放的根治之策。在這方面,中建材集團做了哪些工作
姚燕:在這方面,中國建材集團不斷實施工藝升級和技術改造,努力提高單位產品能效,主要產品能效指標始終保持國際先進水平。我們在符合條件的水泥、玻璃生產線全部配套建設余熱發電系統,回收生產過程中的廢熱轉化為電能,解決了一半的生產所需電能。同時,在保證質量安全的前提下,通過改進工藝利用煤矸石、污泥等可燃廢物替代煤炭和燃油,努力減少化石能源所占比重。我們有效利用低品位的煤炭資源,使用煤矸石、污泥、生物質能源等可燃廢物替代原煤,取得了較好的經濟和環境效益。近千個工廠的生產都嚴格遵守國家能效限額和環保標準,每年節能減排投入10多個億,落實幾百個節能降耗、減污減排的改造項目;建設余熱發電系統、脫硝除塵裝置,用工業廢棄物替代化石能源和天然礦產,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目前集團余熱發電裝機容量約1650兆瓦,可滿足自身用電的30%,節約用電約80億千瓦時;水泥和石膏板板塊固體廢棄物消納能力近1億噸。
徹底廢除32.5型號水泥
記者:當前,我國水泥行業的廢氣排放問題成為制約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大因素。對這個問題您覺得該如何解決
姚燕:的確如此。中國工業的二氧化碳排放一共是90億噸,其中水泥行業的排放占到12億噸,是我國第三大二氧化碳的排放源。解決的方法之一就是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其二徹底廢除32.5型號水泥。如果水泥采用高標號就能夠減少40%石灰石的用量,就可以減少4億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這對中國環境保護將是一個巨大的貢獻。所以,我們主張高標號化發展,徹底廢除32.5型號水泥,因為標號越低的水泥在生產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越多。這個目標從我國水泥行業整體情況來看是完全可以實現的。需要強調的是,這也是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水泥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可選擇的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推行建材產品的低碳認證體系,承擔編制首個《水泥生產企業二氧化碳排放量計算方法》,為行業走低碳發展道路提供數據基礎和技術支撐。集團成員企業常山南方成為全國首批低碳水泥產品認證示范企業 !笆濉逼陂g,中國建材集團有近200家企業參加了萬家低碳企業節能行動,共承擔節能義務約320萬噸標煤。
綠色掛帥
“我們秉承‘善用資源、服務建設’的核心理念,堅持建材綠色制造、打造綠色產品體系、提供綠色集成服務!币ρ鄬τ浾哒f。很顯然,中國建材集團走的是一條綠色掛帥的發展之路。
堅持綠色制造
記者:在建材的綠色制造方面,中國建材集團做了哪些工作
姚燕:在新型建材方面,中國建材集團一直努力打造綠色建材產品體系。綠色建材首先必須保證建材在產品質量上達標,即產品符合且高于相關標準要求。其次,產品應具有滿意的環境安全性。綠色建材在使用過程中必須無毒無害、對人體健康應當有益。同時,產品宜具有合理的功能性。最后,建材產品要耐久可靠,減少建筑垃圾產生的同時,可回收并循環利用。
記者:請舉例說明。
姚燕:比如我們推廣low-E玻璃,與普通玻璃及傳統的建筑用鍍膜玻璃相比,具有優異的隔熱效果和良好的透光性,滿足傳統門窗功能要求的同時,具有更好的保溫節能效果和舒適性;功能性石膏板產品,不僅確保自身不釋放有害物質,還能吸附甲醛等有毒有害氣體等;再比如功能性涂料產品,防水涂料、耐火涂料還有防蚊涂料,保證美觀和基本性能要求的同時,給客戶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金邦板等外墻掛板,可以根據客戶要求定制各種美觀的造型,產品本身采用建筑垃圾再造而成,建筑拆除后也可再利用。此外,我們在大宗基礎建材如水泥和商品混凝土方面,我們也竭力倡導淘汰32.5水泥,倡導高標號、高性能產品的廣泛應用。
記者:我國新型建材推廣應用的情況怎樣
姚燕:建筑節能主要來自于建材節能。舉例來說,外門窗玻璃的熱損失占建筑物能耗的50%以上,而玻璃內表面的傳熱以輻射為主,輻射傳熱占58%,這意味著減少玻璃熱能損失最有效的方法是改變玻璃的性能,抑制其內表面的輻射。普通浮法玻璃的輻射率高達0.84,當鍍上一層以銀為基礎的低輻射薄膜后,其輻射率可降至0.15以下。因此,用Low-E玻璃 制造建筑物門窗,可大大降低因輻射而造成的室內熱能向室外的傳遞,達到理想的節能效果。因此,大力開發Low-E玻璃的生產技術并推廣其應用領域,必將帶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目前歐洲Low-E玻璃使用率高達80%~90%,美國40%左右,我國使用率僅有10%左右。我國節能材料和技術的使用潛力還相當巨大。
努力實現綠色房屋的夢想
記者:據悉,中國建材集團試圖大力推進農村城鎮化中的綠色房屋項目。請對此予以介紹。
姚燕:在新型房屋方面,我們選用綠色建材、像造汽車一樣,在工廠里造房子,突出住宅產業化,從以前傳統的現場房屋建造,轉變為由工廠制造相關部件,然后到現場成片組裝的模式,實現了從房屋建造到房屋制造的轉型。這種服務模式,保證了綠色房屋集成選用綠色建材產品,減少了建筑材料運輸過程中的粉塵排放和能源消耗,減少傳統建筑建設過程中的耗水、耗材和耗能。此外,區別于傳統建筑,新的材料和結構,保證了優越的性能,抗震、節能、個性化、產業化,超過90%的房屋主要部件可實現循環利用。中國建材集團一直有個事業夢想,就是把新型房屋做好。從綠色建材到綠色房屋,再到綠色小鎮和綠色生態城,是中國建材集團未來服務綠色建筑的主要方向。
記者:據我們了解,綠色房屋、住宅產業化在全國范圍內推行的并不順利。為什么不順利?這一塊的前景到底如何
姚燕:的確,實際效果還僅僅限于各地的小型試點。為什么推廣不順利呢?我覺得可能和標準的缺失相關。沒有標準就無法判斷、比較;無法明確責任與義務。這塊看來還要慢慢來,先形成地方標準,再努力形成國家標準。另一方面,和國家的扶持政策相關。在市場培育期的推廣階段,政策支持力度不夠,效果肯定打折扣。最后,可能和成本相關,農民限于財力不愿購買。盡管如此,各地政府的積極性仍然很高,經常有地方政府來找我們希望與我們合作。我們在深圳、都江堰、汶川等地都建了試點,在河北三河建了生產基地。對于前景,我認為,只要政策穩定并不斷完善,這項大家都說好的事業一定能干起來。
踐行“藍天責任”
藍天白云是人們對美麗中國最樸素的理解,守護藍天是中國建材集團的第一責任。中國建材集團18萬員工愿從自己做起、從企業做起,為恢復藍天、守護藍天、共享藍天的美麗中國貢獻力量。“通過‘減法’和‘加法’兩種途徑,踐行藍天責任!币ρ鄬τ浾哒f。
記者:作為已經進入世界500強企業行列的央企,中國建材集團如何進一步踐行“藍天是企業的第一責任”
姚燕:中國建材集團自2015年1月16日起正式啟動“責任藍天”行動,中國建材集團全體成員企業鄭重承諾:堅持綠色發展,主動減少排放,建設生態工業,守護祖國一片藍天!中國建材集團旗下每一家成員企業將生態文明理念植入企業價值觀,在2015~2020年期間圍繞減少粉塵、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深入開展綠色礦山和生態廠區建設,持續提升資源循環利用能力等重點領域,明確目標任務、落實環保責任、保障資金投入,切實降污減排。
記者:請具體講一講減法方面的措施。
姚燕:減法有5個措施。一是全過程減少粉塵排放。深入開展水泥窯爐粉塵綜合治理,加大高效袋式除塵器覆蓋比重,進一步降低窯頭、窯尾等關鍵部位粉塵排放濃度,實現粉塵排放優于國家標準要求,并達到行業先進水平;實施儲存、包裝、運輸環節的封閉式管理,通過建設封閉式原燃料堆場等有效措施,減少粉塵的無組織排放。
二是多途徑控制污染物排放。全面推進水泥、玻璃等企業分級燃燒和脫硫脫硝系統建設,規范環保設施的運維管理,實現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排放濃度優于國家標準要求,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優化用能結構,提高余熱發電系統運行效率,加大清潔煤炭、天然氣和生物質能源等清潔能源的應用比重,從源頭減少污染物排放。
三是大力推進碳減排。減少生產過程中的能源消耗,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實施主要生產設備的升級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水平,實現主要產品單位能源消耗優于國家標準要求、保持行業先進水平。倡導水泥“減量化”發展,自覺限產減排,推進高性能、高標號水泥和混凝土的消費,減少資源浪費,從源頭消減二氧化碳產生和排放。
四是提高協同處置能力。持續提升協同處置工業固廢的廣度和深度,提高協同處置能力和水平;全力推進水泥窯爐無害化協同處置城市垃圾、危險固體廢棄物系統建設。水泥、商混和建筑板材板塊形成年綜合協同處置能力超過1.2億噸。
五是開展綠色礦山和生態廠區建設。深入開展礦山復綠,礦山綠化率不低于85%,充分發揮綠色植被天然吸塵器的作用,減少溫室效應和粉塵排放;持續開展生態廠區建設,改善作業場所和所在區域環境質量,保護員工和周邊居民健康,實現工業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記者:“責任藍天”行動將在何時開始全面實施
姚燕:目前,中國建材集團正在編制詳細的實施計劃,包括組織專家論證,明確路徑方案,分解目標責任,落實項目和資金計劃,預計于2015年第二季度開始全面實施。我們計劃在“責任藍天”行動有效實施3年左右,開始聯合其他建材企業、其他工業企業和全社會共同參與責任藍天計劃,發揮行業領軍企業和世界500強企業的影響力和帶動力,共同為守護藍天貢獻力量。
記者:加法的內容是什么
姚燕:加法有兩方面內容。一是通過全生命周期管理盡可能增加產品壽命;二是通過大力推廣新型節能環保建材、新型房屋的住宅產業化、新能源材料的生產和推廣應用抵減水泥等生產過程中的污染及溫室氣體排放。在新能源材料方面,我們以風能和太陽能為核心,大力發展新能源材料體系。在風能利用方面,成員企業中復連眾是以風機葉片產品開發、設計、生產、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服務商,兆瓦級風機葉片規模位列全球前三、亞洲第一,具備年產萬只兆瓦級風力機葉片的能力,功率從1.25兆瓦到6兆瓦,長度從31米到75米,共有9個系列30多個型號。產品批量出口阿根廷、英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公司擁有國內首家室內風力機葉片全尺寸檢測中心和德國研發基地。在太陽能方面,成員企業蚌埠院、中國建材國際工程公司,通過自主創新和聯合研發,從太陽能基板玻璃到太陽能光伏組件,到太陽能光伏項目設計施工及合同能源服務,逐步打造了整條太陽能光伏產業鏈。
人物介紹
姚燕:現任中國建筑材料集團公司副董事長、黨委副書記,兼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院長。我國知名的混凝土專家,多年來從事建筑材料的研究與開發工作,作為項目負責人或負責人之一完成國家和行業級科研項目40余項,研究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及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0余項,發表論文100余篇,編寫專著3部,論文集3部,培養博士、碩士、博士后20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