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種基于市場的、全新的節能新機制,合同能源管理不僅適應現代企業經營專業化、服務社會化的需要,而且適應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潮流。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廣泛開展合同能源管理。工業綠色發展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工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這為節能服務產業發展帶來機遇。加快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對我國完成“十三五”節能降耗目標、實現綠色低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應該獲得廣泛認知。
互惠雙贏的節能新模式
合同能源管理(簡稱EMC)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一種節能新機制、商業新模式,是指基于這種機制運作的專業化節能服務公司與用能單位以契約形式約定節能項目和節能目標,節能服務公司為實現節能目標向用能單位提供必要的服務,用能單位以節能效益支付節能服務公司的投入及其合理利潤。
上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市場經濟國家中逐步發展起來,成為一個新興的節能產業,在達到節能減排環境社會效益的同時,雙方按照一定比例共同分享節能帶來的經濟效益。其實質就是,以減少的能源費用來支付節能項目全部成本,允許用戶使用未來的節能收益為工廠和設備升級,以及降低目前的運行成本。
通過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可解決企業在實施節能項目時遇到的諸如技術和方案選擇、項目融資困難和管理風險等問題,形成節能項目的效益保障機制,降低成本和風險,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創造互惠共贏,把環保、生態等眾多產業的綠色價值變成實際效益。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主要有4種基本類型:節能量保證支付型;節能效益分享型;能源費用托管型;能源管理服務型。目前節能效益分享型項目仍是主流,主要分布在建筑領域;節能量保證支付型項目主要集中在工業領域;能源費用托管型項目主要出現在具有一定規模的醫院、賓館飯店和商業賣場。
對策建議
加大扶持力度 形成市場機制
國家發改委同世界銀行、全球環境基金于1997年合作實施了《中國節能促進項目》,在北京、遼寧、山東成立了示范性節能服務公司,拉開了我國引進、推廣合同能源管理的序幕。3家示范節能服務公司能效投資逐年穩步增長,一期工程實施節能項目475個,二期共實施節能項目1723個,獲得了較大的節能、溫室氣體減排以及其它環境效益。
2003年12月,合同能源管理的行業組織——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EMCA)注冊成立,并組建項目貸款擔保實施機構——中國經濟技術投資擔保有限公司,為尚缺乏金融資信的節能服務公司提供貸款擔保,幫助他們提高節能項目的融資能力和資信。
“十二五”期間我國節能服務產業迅猛發展,總產值和合同能源管理投資不斷攀升。到“十二五”末,全國從事節能服務業務的企業總數達到5426家,比“十一五”期末增長近6倍!笆濉崩塾嫼贤茉垂芾硗顿Y3710.72億元,形成年節能能力1.24億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3.1億噸。
我國節能服務公司的業務領域以電機系統和建筑節能為主,市場潛力巨大。但同時,合同能源管理發展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激勵機制不健全。在法律制度方面還沒有形成和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節能激勵機制,缺乏具有強制性的政策法規和規章制度。缺乏行業準入標準、節能效益和服務水平權威的評價標準等,易導致經營不規范和惡性競爭。
同時,融資渠道不順暢。由于我國大多數節能服務公司還處于發展階段,大多是憑借技術優勢入股組建的,普遍規模小、注冊資本少、銀行信貸等級低等,貸款較困難。
另外,企業信譽和認知度較低。一方面客戶不認可節能服務公司的承諾,另一方面節能服務公司擔心客戶能否按照合同分享節能效益。
為推動我國合同能源管理的發展,建議完善相關法律體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如政府采取措施拓寬節能服務公司的融資渠道,形成市場機制,減輕其資金壓力?蓪嵭匈J款擔保機制、國家及各省安排相應的節能專項資金、給予稅收優惠等。同時,敦促、鼓勵公共機構建筑節能或用能大戶重視和實施節能改造措施。
規范市場,實現節能服務主體的多元化。建立市場準入機制,制定針對節能服務企業的信用評價體系,從技術水平、融資能力、規模大小等方面嚴格資質審查;建立信用檔案,對其實施水平和效果、盈利能力和還貸能力等進行跟蹤調查。另外,建立節能效果評價體系,完善效益分配機制等。
相關鏈接
BOT與EMC區別在哪里?
BOT是指政府通過契約授予私營企業以一定期限的特許專營權,許可其融資建設和經營特定的公用基礎設施,并準許其通過向用戶收取費用或出售產品以清償貸款,回收投資并賺取利潤;特許權期限屆滿時,該基礎設施無償移交給政府。
BOT商業模式在節能項目中,由投資方負責節能項目的設計開發、投資建設、施工調試、運行管理、產權移交,同時以用能單位現行購電價格為基準電價,通過向其出售節省的能源,并在適當時期內通過項目本身所產生的收益收回投資及盈利。
其實,在節能項目中,EMC可視為BOT模式的一種創新,因為兩者的基本方式和目的一致,即通過在運營期間的收益來收回投資。區別在于,在BOT項目中,投資方完全享有項目收益,而在EMC項目中,能耗企業也可以分享到一定比例的收益,對項目的實施更有推動作用。
他山之石
美國:完善法律作為保障
歐美國家對合同能源管理,政府給予支持并有相應法律保障。如美國,是合同能源管理產業最發達的國家,聯邦政府和各州政府都支持發展,并將其作為促進節能和保護環境的重要政策措施。
美國政府制定了“聯邦政府績效合同”法案,能源部還對政府機構進行具體的指導,制定有關合同能源管理的文件。同時,有46個州通過了相關立法,達到既不需要增加政府預算,又能取得節能效果的目的。立法要求州內的政府建筑必須利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進行節能改造,并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了最長合同年限,一般各州都定為10 年,個別可長達15年,這樣就為節能服務公司的有效回收期有了法律依據。美國有關法律條文中還大多規定了招投標的相關流程。
在立法的基礎上,每個州的州政府會有一個節能辦公室,制訂節能改造計劃!奥摪钫冃Ш贤狈ò高使節能效益分享模式運作的項目資金回收速度加快;合同結束后,聯邦政府得到全部的節能效益。
美國合同能源管理市場成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節能投資渠道的多樣性。在美國,除常規的銀行貸款外,相關項目往往能得到一種稱為REEP的專項基金的融資。這項基金基本來自于用戶支付的電費和增容費等,基金的目的在于鼓勵節能,降低峰值用電,提高電網的可靠性。
另外,融資方對合同能源管理的投資放款也是相對寬松。因為法律允許長達10年甚至以上的長期貸款,只要是有聲望的節能服務公司拿出合理的能源審計報告和驗證和測試計劃都能成為放款的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