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中國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合同能源 >> 正文
節能產業需要“政府力量”引導和支持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時間:2007-10-8 9:01:41 用手機瀏覽

 

  國有大中型企業大都存在設備老化、效率低下、能源浪費嚴重的“通病”,利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進行節能改造潛力很大

  在節能降耗的巨大壓力下,能否通過市場化手段,把節能降耗本身發展為一種產業?

  上海自2002年起,開始引進一種名叫“合同能源管理”的新型模式,為高耗能企業服務,從而形成全新的節能產業。 運行幾年來,這一模式越來越為企業所接受。

  “合同能源管理”是歐美等發達國家在20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后興起的一種市場化節能模式。簡單地說,就是指專業節能服務公司投資被客戶浪費的能源。通過與客戶簽訂節能服務合同來為客戶實施節能項目,為客戶提供能源系統診斷、節能項目可行性分析、融資、設計、設備采購、安裝調試、工程驗收、節能量監測、運行維護、項目管理和操作人員培訓等一條龍服務。

  節能服務公司通過與客戶分享項目實施后產生的節能效益,來回收投資和獲得利潤。

  上海市合同能源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陳金海告訴《瞭望》新聞周刊,“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種先進的能源管理模式,對于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企業來說,不僅可以實現項目零風險、零投入,無需投入資金便能引進新型的節能技術,避免了單獨承擔節能改造項目可能遭遇的風險,還可以學習掌握先進的能源節約管理模式。

  合同能源管理的一個樣本

  上海醫藥集團新亞藥業有限公司是一家有80多年歷史的老企業,由于該公司循環水系統在設計上存在“大馬拉小車”情況,能源浪費嚴重。

  經過詳細的考察和論證,2002年,新亞藥業與上海市節能服務中心正式簽訂了改造循環水的能源管理合同。合同為期三年,由上海市節能服務中心投資218.3萬元對新亞藥業的循環水系統進行節能改造,節約下來的電費20%歸新亞藥業,80%歸節能服務中心。合同期滿后,節能設備全部歸新亞藥業。

  改造前,新亞藥業的循環水系統年耗電214.99萬千瓦時。改造后,從2002年9月至2005年9月,三年僅耗電192.2萬千瓦時,平均節電率達70.2%。三年共節水15萬噸。

  三年合同期內,上海市節能服務中心共盈利100多萬元。而上海新亞藥業沒出一分錢就達致節能改造的目的,節約了能源費用,還獲得了節能設備和政府退稅鼓勵,三年中各種收益共228.9萬元,合同期滿后還可獲得150萬元千瓦時的節電量。

  嘗到了合同能源管理的甜頭后,2004年新亞藥業又決定通過市場化的招投標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對已經使用了10年以上的中央空調系統進行節能技術改造。經過長達兩年的互相考察,2006年,新亞藥業和蘇州一家節能公司簽訂了合同。

  合同期五年,由蘇州這家公司投資600萬元對新亞藥業空調系統進行節能改造。改造節約下來的電費,前三年90%、后兩年85%歸蘇州這家公司。雙方約定,合同期內部分節電費還必須返回新亞藥業作為現場管理費。

  改造前,新亞藥業中央空調系統年耗電量為729萬千瓦時,占企業總耗電量的57.7%。,蘇州這家公司對新亞藥業17組空調箱風機實現了變頻調速,安裝了34只變頻柜、自動控制柜,60只電動閥門,110只溫濕度、壓差傳感器,并為新亞量身定制了一套節能控制系統,建立了遠程監控。

  自2006年10月至2007年4月,新亞改造后的空調系統共節電183.7萬千瓦,平均節電率48%。其中執行“冬季模式”的節能率更高達80%。預計全年可節電300萬千瓦、節煤100噸。目前,新亞藥業已經向蘇州的節能公司支付了節約下來的電費近100萬元。

  并不是所有項目都成功

  受訪專家認為,我國國有大中型企業大都存在設備老化、效率低下、能源浪費嚴重的“通病”,利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進行節能改造潛力很大。

  繼上海新亞藥業之后,上海又有多家企業先后嘗試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進行節能項目改造。據上海市經委統計,目前,上海專門從事合同能源管理的企業有近60家,全市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節能的項目共300多個,累計綜合節能300多萬噸標準煤。但這些合同能源管理項目中,并不是所有項目都是成功的。

  上海市節能服務中心工程師王文康介紹,2003年,上海醫藥集團新先鋒藥業有限公司也與上海市節能服務中心簽訂了合同,由節能服務中心投資939萬元對新先鋒藥業進行“熱電冷三聯供”節能項目改造。但該項目運行三年來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每年發電量150萬千瓦,離當初的設計500多萬千瓦相差甚遠,企業沒有得到任何節能受益。

  新先鋒藥業有關負責人分析這一項目不成功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上海市節能服務中心的技術力量不夠,另一方面也由于企業生產能力開工不足,產生的蒸汽量不夠,導致發電量上不去。但上海市節能服務中心工程師王文康認為,主要是由于項目實施過程中,沒有按照市場經濟規律運作,背離了他所作的可行性報告,才導致一個節能潛力很大的項目變成了企業的“包袱”。

  新亞藥業能源主管秦惟淳分析這些情況時認為,堅持市場化運作是合同能源管理之“魂”。合同能源管理的核心就在于利用市場化運作來節能,雙方按照合同的約定,分別承擔節能過程中的權、責、利。因此,企業在選擇合同能源管理公司的時候,要嚴格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

  秦惟淳還認為,實施合同能源管理前大量的基礎性工作“絕不可少”。由于合同能源管理雙方是按照節能受益分成,因此必須確認一個基準耗能量,要求企業能源統計十分精確,否則就可能導致討價還價、搗漿糊,甚至造成國有資產變相流失。

  當然,企業采納合同能源管理進行節能改造最重要的前提,還在于企業主要領導人對節能工作的高度重視。由于上海新亞藥業的領導高度重視節能,公司1996年從上海市區搬遷到浦東11年來,盡管電價、水價、煤價都在不斷上漲,且生產規模不斷擴大,但平均能源支出始終控制在一個較低水平。

  合同能源管理公司面臨融資難

  從數量上看,上海合同能源管理企業發展較快,但絕大多數企業實力薄弱,由于合同能源管理一次性投資很大,回收周期卻很長,除了上海市節能服務中心能獲得政府的貼息貸款外,一般的合同能源管理企業進行商業運作時,融資十分困難。為了維持生存,一些合同能源管理公司不得不“淪落”為國外節能產品的代理商,推銷其節能產品。

  蘇州利源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蘇州勝利科技有限公司為主體的江蘇省高新科技企業,主要從事工業自動化控制、樓宇自動化控制、自動化節能等行業。該公司總經理王良忠告訴本刊記者,到目前為止,公司做合同能源管理的項目從未得到過銀行一分錢的貸款,與銀行談了無數次,許多貸款人員也表示相信做節能項目是對的,但銀行不懂節能技術,也沒有政策,不敢放貸。

  為了籌集巨額的初期投資資金,蘇州利源的做法是:由蘇州勝利總公司擔保,向中國華融資產公司申請租賃抵押,將合同能源管理合同和購買工程設備的發票,抵押給華融資產,獲得相當于銀行年利息12%的貸款,不僅利息高,操作起來也很麻煩。

  “展望未來,我們既有喜又有憂!蓖趿贾艺f:“喜的是國家大力抓節能降耗以后,我們的市場越做越大。前幾年,我們向企業推薦合同能源管理的時候,許多人都以為我們是‘神經病’,聽都不聽就把我們掃地出門。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理解并樂于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來節能。但我們憂的是,隨著項目越做越多,企業要用的錢從哪里來?在國外,憑著一張能源管理合同就可以向銀行申請貸款,我們國家的銀行貸款政策能否也向節能項目傾斜呢?”

  節能產業需要“政府力量”

  專家認為,作為一種全新的節能模式,合同能源管理有其內在的市場推動力,但目前在社會上大范圍地推廣還需要政府的引導和支持。

  美國是合同能源管理的發源地,也是合同能源管理產業最發達的國家,聯邦政府和各州政府都支持合同能源管理企業的發展。早在1992年,美國聯邦政府就通過了一個議案,要求政府機構與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合作,以達到既不需要增加政府預算、又節能的目的。

  同年,加拿大政府也實施了“聯邦政府建筑物節能促進計劃”,促使各聯邦政府機構與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合作進行辦公樓宇的節能工作。加拿大的各大銀行都支持合同能源管理公司,銀行對客戶的項目進行評估,并優先給予資金支持。

  在總結前幾年實踐經驗的基礎上,上海目前已決定調整合同能源管理指導委員會的工作體制,擬成立仲裁委員會,對最后節能效果有疑義的項目進行仲裁;政府計劃將全市需要節能改造的項目公布在網上,讓合同能源管理公司招投標,根據企業節能量進行獎勵,而不再直接對企業的技改項目進行補貼;積極與銀行、保險公司、風險投資公司溝通,盡快打通合同能源管理公司的融資瓶頸;大力引進國外實力雄厚的合同能源管理公司進入上海市場,引導眾多中小企業走專業化道路,政府鼓勵、培育重點用能集團組建能源公司。

  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許多合同能源管理公司都是附屬于節能設備制造商或電力、煤氣、供水等大公司,資金與技術均有保障。我國許多有實力的業內龍頭、骨干企業,也完全可以組建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在不違反企業技術秘密有關規定的情況下,將一些成熟的節能技術向同行業推廣。

  據了解,上海寶山區經委目前正計劃聯合寶鋼等大型企業組建一個節能服務公司,通過市場化運作方式推廣企業的先進節能技術。如寶鋼工業檢測公司開發的“在線監測技術”,能對在線機組設備異常狀態進行有效預警,在故障診斷、指導維修、能耗統計等方面可發揮積極作用。目前,寶鋼工業檢測公司90%以上的業務都是為集團內的寶鋼分公司、不銹鋼分公司、特殊鋼分公司等服務,社會業務量不到10%,隨著各地要求能耗統計越來越具體,這一技術將有很大的市場推廣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合同能源管理市場潛力巨大 節能服務助工業綠色轉型
合同能源管理同質化競爭嚴重 技術服務是方向
世行:中國合同能源管理節能產業三大瓶頸待突破
興業銀行推出合同能源管理未來收益權質押標準化產品
節能服務市場競爭加劇 行業或將面臨洗牌
合同能源管理融資難及客戶誠信風險急需根冶
商業銀行啟動合同能源管理未來收益權質押貸款
我國合同能源管理實施障礙及其解決措施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