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在日前發出的《關于建立政府強制采購節能產品制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中,要求各級政府機構使用財政性資金進行政府采購活動時,在技術、服務等指標滿足采購需求的前提下,要優先采購節能產品,對部分節能效果、性能等達到要求的產品,實行強制采購。
《通知》提出,優先采購的節能產品應該符合下列條件:一是產品屬于國家采信的節能產品認證機構認證的節能產品,節能效果明顯;二是產品生產批量較大,技術成熟,質量可靠;三是產品具有比較健全的供應體系和良好的售后服務能力;四是產品供應商符合政府采購法對政府采購供應商的條件要求。在優先采購的節能產品中,實行強制采購的按照以下原則確定:一是產品具有通用性,適合集中采購,有較好的規模效益;二是產品節能效果突出,效益比較顯著;三是產品供應商數量充足,一般不少于5家,確保產品具有充分的競爭性,采購人具有較大的選擇空間。
評論:
1.2005年全球照明市場份額約1,000億美元,中國約114億美元,占全球市場的11.4%。目前國內照明行業的企業約1萬家,2005年銷售額約1,400億人民幣,出口額為80億美元。根據國際研究機構調查預測,2013年全球照明市場需求總計1,400億美元,光源所占比例在20%左右,燈具約占80%。這一比例關系在我國基本適用。
2.電子節能燈以其高光效、高顯色、節電能、長壽命的優異性能被譽為民用第三代新光源、綠色環保產品,代表二十一世紀照明光源的發展方向。我國是全球第一大節能燈生產國,2005年節能燈產量達到17億只,約占世界總產量的九成,可70%以上卻出口國外。在我國,照明用電量約占全社會總用電量的12%,如果把現有普通白熾燈全部換成節能燈,全國一年可節電600多億度,相當于三峽電站的年發電量。
3.此次《通知》的政策不僅從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節能燈的市場,更從政策層面上表明了鼓勵照明設施向節能燈方向發展的態度,對綠色照明行業的發展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我們相信政府將會在未來持續出臺一些扶持節能環保產業的政策與規定。
4.我國從1996年開始實施中國綠色照明工程,專家測算,采用高效照明產品替代傳統的低效照明產品可節電60~80%。“十一五”期間,我國將加大推廣綠色照明工程的力度,因此,隨著消費升級,國內節能燈市場將逐漸成熟,未來發展潛力大。
5.目前,節能燈市場占整個照明市場的份額還不是很大,但這同時也意味著其發展的空間十分誘人。預計未來五年內國內節能照明產業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7%左右,此次的《通知》的發布對國內節能燈具生產企業的銷售貢獻目前還無法準確的判斷,但初步估計應該能貢獻2~3個百分點的增長率。
6.此外,由于發達國家立法自2009年起禁用白熾燈而全面啟用節能燈,這對我國節能燈產業的發展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利好因素。我國生產的節能燈70%左右用于出口,國外市場的進一步擴大將進一步給整個綠色照明生產行業帶來廣闊的市場前景與新的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