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不用出一分錢,就能完成節能改造并從中受益,這不是“天上掉餡餅”,一種新的節能機制使之成為現實。昨日,我市召開合同能源管理洽談會,市經委負責人表示,今年我市將全面啟動合同能源管理機制,以市場化手段促進節能產業化。
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種以市場機制為基礎的全新節能投資服務機制。是由專業節能服務公司為客戶的節能改造提供綜合診斷、節能項目設計、設備選購、安裝調試、維修保養等一條龍服務。在雙方合同期間,節能服務公司將與客戶分享節能效益,由此得到應回收的投資和合理的利潤,合同結束后,節能設備和節能效益全部歸客戶所有。
市經委人士介紹,2005年市能源消費總量已達到了3983萬噸標準煤,作為老工業城市,我市工業用能占能源消耗總量的70%左右。由于工業生產技術水平相對落后,尚未擺脫大量消耗能源的粗放型增長模式,導致了能源使用率不高。
據統計,2005年,我市能源利用有效率為35%,而上海和國際先進地區已經分別達到了40%和50%!案鶕形䦟冒舜稳瘯岢龅哪繕,到‘十一五’末期,我市單位GDP能源消耗要比‘十五’末期降低20%。為耗能企業找到一位‘節能醫生’,刻不容緩!庇纱耍昂贤茉垂芾怼边@一機制應運而生。
花錢改造后到底能不能節能?能節多少能?投入是否可以見成效?長期以來,這些問題都困擾著想要進行節能改造的企業。之前,由于節能項目所有風險都要由企業自身承擔,使企業在“節能”上一直裹足不前,造成了我市節能工作難以有效展開。而新的合同能源管理機制,可使企業節能改造實現零投資、零風險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