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副代表兼首席經濟學家湯敏
近年來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過程中,始終未能解除“電荒”的威脅,今年盛夏,北京也開始罕見地不斷對工業企業拉閘限電以保證居民生活用電,政府甚至號召將空調溫度設定在26゜C以上來節約用電。而在廣東,“油荒”更讓人們把矛頭指向了國內石油壟斷巨頭。與此同時,國際石油價格卻在不斷創出新高,帶動其他能源價格上升,令我們這個石油凈進
口國的為經濟發展背負越來越高昂的能源成本。
一邊是缺油少電,一邊卻是對能源的大肆浪費。如果說媒體報道的上海公共建筑在夜間的“亮起來”還只是局部現象的話,那么我國單位GD P的耗電量為世界平均水平的3.8倍、日本的11倍這一觸目驚心的現實則足以催人警醒了。
中國人崇尚“開源節流”!半娀摹碑斍,加緊建設電廠固然是開源之舉,而節流一端更值得我們努力。畢競我們現在用的能源絕大多數是不可再生的,我們沒有揮霍浪費的資本。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的一份《關于利用能效電廠擴大節電的建
議》引起了廣泛的重視。
◆中國節能現狀與前景
問:大家都知道,中國能源利用率很低。亞行也指出,中國單位GDP的耗電量為世界平均水平的3.8倍,韓國的3.1倍,日本的11倍。這種差距是技術原因造成的還是管理原因造成的?
湯敏:原因很復雜,兩方面都有。一是中國現階段的經濟結構造成了耗能大的企業比較多。二是我們的節能技術、設備陳舊。三是節能意識和節能政策相對比較弱。這些國家經過了很多年的發展。目前我們的機制也正在形成過程中。這證明中國的節能還能非常大的潛力可挖。
問:我國單位GDP的能耗這么高,而近年來又頻頻出現電荒,是不是可以說中國電力改革是不成功的?
湯敏:不能簡單地說電力改革失敗了。把很多現象歸于改革失敗,是現在社會上的一種趨勢,這么做并不合適。現在的電力不足很大程度上是經濟發展速度,超過人們預期造成的,不能歸咎于電力改革本身。
其實我國現在的單位能耗已比八十年代降了一半,可見中國節能政策不能說不成功。
問:在世界上,各國節能政策的社會效應怎么樣?
湯敏:一、各國都非常推崇節能。二、各國有差別。發達國家意識比較強,技術也比較發達。這和國家發展階段和對節能利用程度和該國的能源資源有很大關系。
國際經驗表明:節能產業有巨大市場,美國有專業節能企業2000多家,僅紐約州的營業額就達85.5億美元,加拿大的節能服務市場約200億加元。
中國的節能產業也在發展,但還處于發展階段,比其他產業發展得更晚。中國節能市場潛力雖大,但資金和政策的瓶頸卻制約著這個產業的壯大。
◆能效電廠
問:亞行指出,中國終端用電設備的總節電潛力約為2000億千瓦時,而國家發改委的節能規劃要求,到2020年,中國每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耗能要由2002年的2.68噸標準煤降到1.54噸標準煤,形成節能能力14億噸標準煤,其中很大一部分需要通過節電來完成,這一部分是否要通過更換終端用電設備來完成?這需要多大的資金或者說產生多大的社會需求?
湯敏:通過更換終端用電設備只是一部分,不是全部。終端設備潛力是很大,但是不是能挖盡?在現階段還不好說。很大部分通過節電。我們推重的是建設能效電廠。因為與常規電廠相比,能效電廠具有建設周期短、運營成本低、零污染等顯著優勢:與分散管理的一般節電措施相比,能效電廠完全采用市場化模式較大規模地進行投資和運營,其投資回收和盈利
主要來源于電價附加,無須政府全額補貼。亞行認為,中國如能建立一套有利于能效電廠發展的投融資機制,不僅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緩解電力供應緊張狀況,而且還能降低經濟的能源強度。
至于會產生大多的社會需求,我們沒有做過測算,因為在現實情況下測出來也沒太大意義。
問:什么是能效電廠?
湯敏:所謂能效電廠,是一種虛擬的電廠,即通過實施一攬子節電計劃,減少電力用戶的電力消耗需求,從而達到與擴建電力供應系統相同的目的。能效電廠主要
通過專項補助,鼓勵使用節能照明燈具、節能空調、高效電機、節能家用電器。
我們認為,要把巨大的節電潛力轉化現實,并把節電變為電力用戶的自覺自愿行為,關鍵是要開發出一種可以調動所有參與方積極性的長效節電措施。亞行新近完成的研究表明,通過建設能效電廠,不僅可以簡化需求側管理的復雜性,降低節電成本,而且可以使所有參與方都從節電行為中受益。更為重要的是,這種能效電廠完全可以通過市場機制進行投資、建設和運營,其建設周期也比常規電廠短得多。
◆ 亞行江蘇能效電廠實驗
問:節電會有效益,但也會產生成本。較之成本,節電所產生的效益對于節電主體是否有著足夠的吸引力?
湯敏:與建設一個常規電廠相比,能效電廠具有等顯著優勢。能效電廠每節省l千瓦時電的成本是6分錢至1角錢。而如果僅采用加大發電量的方法解決電力緊缺的問題,花費更大。現有電廠多發l千瓦時電的成本是2角5分;新建電廠成本更高,達到3角5分。籠統地說,省電成本僅是發電成本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問:說到能效電廠,亞行的操作實例怎么樣?
湯敏:亞行通過與江蘇省的密切合作,對江蘇的電力供需現狀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通過分析測算,并借鑒需求側管理的國際經驗,為江蘇設計了一個能效電廠方案。江蘇能效電廠的節電能力為58萬千瓦。亞行為江蘇省設計的能效電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在項目構成上,根據國家節能規劃,江蘇能效電廠由三個部分組成,一是商業及民用建筑中制冷和照明設備項目,最初兩年的節省電量為12.2萬千瓦左右:二是工業電機項目,可節電約37.3萬千瓦:三是改進家用器具和設備能效項目,可節電約12.5萬千瓦(詳細的節電和削峰情況見下表)。
問:江蘇能效電廠的成功能給市場帶來什么樣的啟示?
湯敏:分析江蘇能效電廠設計方案,我們發現,能效電廠具有以下特點:
◇建設周期短、節能效果顯著。
與常規發電廠不同,能效電廠中的很多節電措施都可以在很短時間內見效,有些在建設期就能提供服務。據亞行測算,江蘇能效電廠節電工程的第一年就可以削峰19萬千瓦,節電9億度,第二年累計削峰58萬千瓦,節電28億度。
◇成本低。
江蘇能效電廠的單位節電成本,僅為單位發輸配電成本的三分之一。而且能效電廠的使用壽命在l 0年以上,建成投產后、幾乎不需增長新的投資,也沒有運行成本。亞行測算、在江蘇投資建設一個節電5 8萬千瓦的能效電廠,以十年作為投資成本回收期,該地
區每度電僅需加價0.12分。
◇節電環保。
能效電廠只是虛擬電廠,因而無須占用土地,也不需要消耗燃料,可以節約大量寶貴的資源。與此相關,能效電廠沒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 不會增添環境污染。
◇適合市場化投資運營。
與分散管理的一般節能項目相比,能效電廠可以通過市場機制進行投資、建設和運營。按兩年、5 8萬千瓦測算,江蘇能效電廠的總投資為I7億元,總收益71億元,收益/成本比例為3.64:1;按四年、233萬千瓦測算,總投資為70億元,總收益為385億元,收益/成
本比例為3.62:1。
◆ 電網公司應是推動節能的主體
問:亞行報告中提到,“國際上,能效項目大多由負責滿足用戶電力需求的供電公司進行融資,從電價附加中獲得收益來償還貸款。中國的發電和輸配電分別由電力公司和電網公司負責。電網公司負責滿足用戶的用電需求,因而比較適合作為能效電廠的融資主體,負責向銀行借款和償還。”從短期看,在目前的條件下,在節電產生的效益和成本間,社會各方會怎樣進行選擇?
湯敏:完全靠市場肯定不行,國家應該給電網公司一個任務。電網公司是壟斷企業,本身理應承擔社會責任。當然現在有的電網公司從效益出發,也有這樣的動力。但不能讓電網公司賠錢,而應該實現“雙贏”,社會與電網公司都從中得利。國家應該把節電作為電網公司政績的一部分,做得越好,獎勵就越高。
我們主張由電網公司作為主體進行統籌協調。如電網公司可以推動企業更換電機。最終電網公司不一定自己去做,但電網公司可以再次外包,而電網公司作為發包方,監管、驗收節能效果。
問:節能產業作為新興的產業,前景又這樣廣闊,節能企業的利潤率是不是很高呢?
湯敏:在現階段還不是這樣的,F在節能企業利潤率還不夠高,因為政策沒有傾斜。可以想象,如果節能產業利潤率很高的話,各路資本早就蜂擁而入了。
中國的節能產業發展得還不盡如人意,和我們的政策有關,F在國家已開始重視起來,節能產業將有可能成為一個新興產業。
◆障礙和對策
問:目前中國節能產業的發展還存在什么樣的障礙?
湯敏:通過江蘇和上海能效電廠設計研究,亞行發現,中國的節電潛力巨大,完全具備推廣能效電廠的資源條件。問題是目前還缺乏一套鼓勵節電的有效投融資和盈利機制,政策法規方面也還存在一些障礙。歸納起來,困難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政策支持力度不
夠;二是電網企業的積極性不高;三是配套措施不健全;四是融資難度大。由于存在上述政策制度障礙,節電項目(包括能效電廠)很難獲得銀行和投資人的支持。
問:亞行對中國節能政策的建議是什么?
湯敏:盡管存在著上述困難,但我們認為,中國的節電潛力和必要性無須置疑..能效電廠是一種可以凝聚政府、電力企業、投資人和電力用戶等多方面力量的有效節電方式,值得大力推廣。建議政府以目前普遍存在的電力供應緊張狀況為契機.采取強有力的措施,促進能效電廠的發展。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首先,應加大現有政策法規的執行力度,對于已經頒布實施的《節約用電管理辦法》、《節能法》等政策法規,要抓緊落實,并加大執行力度。其次,借鑒國際成功經驗,研究落實通過電價附加收費保證節電投資收益的政策,將電費收入中的一小部分(國外一般為l %左右)作為節電投資基金.對重大節電項目進行補貼或直接投資。此外,還要研究制定新的節電鼓
勵措施,明確要求銀行、財政、稅務、物價以及負責節電標準制定的部門,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制定實施切實有效的鼓勵節電優惠政策。
二、推廣電機電器能效標識系統和節能認證體系。
通過強制執行統一的電機電器能效標識系統和節能認證體系,限制高耗電產品的生產和使用,鼓勵研發、生產和使用高效節電產品。
三、開展能效電廠的試點工作。
選擇幾個條件比較成熟的省市,在國家有關部門的支持與指導下開展試點工作。江蘇省與上海市已經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各級政府也有試點的積極性,亞洲開發銀行也愿意繼續積極配合,與江蘇省和上海市一道開展能效電廠的試點工作。
四、發揮電網企業和節能服務公司在需求側管理中的作用。
結合電力體制改革和電力幣場建設,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電網企業的節電積極性?紤]到節能服務公司在節電技術推廣和使用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發展不足的事實,政府應通過優惠政策予以扶持。具體可考慮,增加節能服務公司參與政府引導/示范項目的機會,以及享受稅收優惠等。
相關鏈接:三次產業劃分規定
一、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 754—2002),制定本規定。
二、三次產業劃分范圍如下:
第一產業是指農、林、牧、漁業。
第二產業是指采礦業,制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建筑業。
第三產業是指除第一、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第三產業包括:交通運輸、
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
飲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
勘查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
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
國際組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