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召開第六次會議,研究我國能源安全戰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指出, 要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建立多元供應體系。立足國內多元供應保安全,大力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著力發展非煤能源,形成煤、油、氣、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輪驅動的能源供應體系,同步加強能源輸配網絡和儲備設施建設。立足我國國情,緊跟國際能源技術革命新趨勢,以綠色低碳為方向,分類推動技術創新、產業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并同其他領域高新技術緊密結合,把能源技術及其關聯產業培育成帶動我國產業升級的新增長點。
業內人士在解讀上述中央精神時表示,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將是能源供給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清潔煤技術及市場有望進入發展快車道。
以煤為主的能源格局短期難變
煤炭是我國工業化進程中的基礎性能源,長期以來,煤炭在我國一次能源生產與消費結構中占70%左右。數據顯示,2012年,煤炭提供了電力燃料的75%、鋼鐵用能的85%、建材用能的71%、化工用能的40%。從消費結構上看,電力用煤占52.9%,鋼鐵用煤占15.3%,建材用煤占16.1%,化工用煤占6.6%,其他用煤占9.1%。
清潔高效用煤是唯一出路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重大咨詢項目《中國煤炭清潔高效可持續開發利用戰略研究》主持人謝克昌表示,對我國來說,現實的問題在于,什么能源替代煤炭?煤以外的其他能源,從長遠看都可以用,但就近、中期看,難以擔當起主體重任。石油和天然氣受儲量短缺和引進的困擾,風能、太陽能缺乏持續有效性和實用性,水能的地域和生態局限性明顯,核能面臨著原料供應和廢料處理問題……因此,未來一段時間,甚至更長遠看,煤炭仍將是我國主體和基礎能源,雖然比例會有所下降。
業內預計,未來20年,煤炭在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仍將長期占據主體地位,在石油、天然氣、核電充分開發的情況下,2030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仍在50%以上,消費量將達45億噸左右。謝克昌認為,煤的清潔高效利用是唯一出路,應加快推進煤炭產業由資金和資源推動轉向以技術創新驅動為主。
清潔燃煤技術項目受熱捧
據了解,清潔煤利用相關項目正在全國多省市落地生根。不久前,廣西防城港市政府與河南龍成集團有限公司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系,并就煤清潔高效綜合利用一體化項目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據稱,年處理2000萬噸煤清潔高效綜合利用一體化項目建成后,可使低變質煤綜合燃燒效率提高48%以上,實現年銷售收入300 多億元。實現環保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多贏。目前,由山西藍天集團研發的新型高效煤粉工業鍋爐,正在烏魯木齊市、蘭州市、沈陽市進行試點,其實測數據顯示:與傳統燃煤鍋爐相比,這種鍋爐節能35%以上,各項污染物排放濃度均低于國家標準,滿足嚴格的環保要求。
新型高效煤粉工業鍋爐技術已成熟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新型高效煤粉工業鍋爐技術是一種以“煤粉燃燒技術”為核心的先進工業鍋爐換代技術,應用該項技術可有效提高燃煤工業鍋爐燃燒效率,降低運行成本,獲得顯著的節能減排效果,推廣新型高效煤粉工業鍋爐系統,是實施潔凈煤戰略的有機組成部分之一,更是提高煤炭潔凈高效利用的有效手段之一。隨著中央提出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立足于我國能源稟賦狀況的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必將迎來發展的黃金期,諸如新型高效煤粉工業鍋爐技術等清潔燃煤技術及設備必定會受到市場更大的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