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秘書長范恒山26日在京指出,中國要實現“十二五”節能減排、降排的約束目標形勢目前依然十分的嚴峻,特別是節能和氮氧化物減排分別只完成了五年任務的54%、20%,與60%的進度要求還有明顯的差距。
范恒山是在由中國新聞社、中國新聞周刊主辦的第五屆“低碳發展·綠色生活”公益展暨“2014中國低碳榜樣”發布的活動上說這番話的。
范恒山指出,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但也付出了很高的代價。資源管理、生態問題日益突出,嚴重制約可持續發展。緩解生態問題從本質上可以說是資源問題,大部分緩解污染和生態破壞都是對資源的過多開發造成的,所以說節約資源、提到效益、循環利用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根本之策。
范恒山表示,中國“十一五”完成了節能減排的目標任務,“十二五”前三年,全國單位國民生產總之能耗降低9.03%,二氧化碳的排放強度下降了10.68%,累計節能約3.5億噸的標準煤,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8.4億噸,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下降了7.8、9.9、7.1和2.0。不過他同時強調,實現“十二五”節能減排、降排的約束目標形勢依然十分的嚴峻,特別是節能和氮氧化物減排分別只完成了五年任務的54%、20%,與60%的進度要求還有明顯的差距。
范恒山稱,為確保實現目標,國務院召開了節能減排和應對氣侯變化工作會議,審議通過了20142015節能減排低碳發展行動方案,對結構調整、重點工程、技術支撐、政策扶持、檢測預警等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并將能耗控制目標、燃煤鍋爐、脫硫脫銷工程、黃標車和老舊車輛淘汰任務分減落實到各個地區。國家發改委將按照國務院的部署和要求,會同有關部門認真抓好落實,確保實現這個目標。
范恒山表示,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是公益性很強的事業,涉及到各行業和千家萬戶,需要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共同努力。國家發改委作為經濟宏觀調控部門和節能減排的主管部門,將認真履行職責,注意發揮社會各方面的力量,積極支持綠色發展這項公益事業。為建設天藍地綠水凈的美麗中國做出積極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