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住建部先后公布了一二批智慧城市試點名單。自此,各試點城市爭先恐后地開展智慧城市建設。盡管業界對于智慧城市的內涵、發展模式以及路徑尚無統一標準,但各地對于建設智慧城市的熱情卻絲毫未減,大有媲美傳統城鎮化建設初期的勢頭。轟轟烈烈的城市建設下,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是否潛藏危機?
就這個問題,近期記者專訪了電子資訊時報副總編輯、北京市電子科技情報研究所所刊主編、民建中央聯絡委員會特邀委員、民建北京市委文化委員會秘書長張福軍先生指出,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熱潮的背后更多的是“政績”思想在作怪。要建設好智慧城市,就要腳踏實地,做好監督,一步一個腳印。
張福軍:我本人不太贊成短時間之內增加試點城市。在我看來,地方政府對建設智慧城市熱情高漲,出現這種情況主要還是“政績”思想在作怪。地方政府要政績,盲目求快,認為餅攤得越大越好。從某種程度上講,智慧城市成為了為地方政府工作添彩的工具。
我認為,要建好智慧城市,政府要破除政績觀,要把智慧城市當做實事來辦,出發點要以人為本,以為百姓辦事為原則。要腳踏實地,提升各個部門的執行力。要做實事,不是喊口號。對于地方政府而言,有條件就申報,條件不成熟的,我建議緩一緩。智慧城市建設,要從實際規劃開始,而規劃看的不是漂亮,應當是能否落到實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