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過程中,為了加快推進農村經濟發展,促進農業發展轉型和提高廣大農民生活水平,農村能源利用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等問題日顯突出。用能城鎮化、服務市場化進程的加快,使農村生活垃圾的無害化處理以及生物質沼氣利用面臨著新課題、新機遇和新挑戰。
近日,在廣西自治區林業廳農村能源辦的同志帶領下,驅車6個小時走進素有“活的少數民族博物館”之稱的隆林各族自治縣,在以苗族、彝族、仡佬族、壯族等聚集的各少數民族偏遠山寨,發現能源生物質沼氣利用和合同能源管理創新服務模式亮點頗多。
新型沼氣池點亮美麗鄉村
據廣西自治區駐隆林縣“美麗廣西·清潔鄉村” 工作隊副隊長張健軍介紹,自2013年7月該縣德峨鎮弄雜村安裝廣西第一座便攜式組裝沼氣池后,各個鄉鎮陸續安裝了45座沼氣池,為農村能源利用和清潔鄉村活動探索出一條新路子。以往在建造傳統沼氣池時,許多地方無土可挖,即便是建有沼氣池,但由于受到地形地貌、施工條件、氣候干旱等因素的影響,許多建好的沼氣池無法正常使用。當駐村工作隊了解情況后,引進由上海某自主研發的便攜式組裝沼氣池,安裝到駐點村里。
在安裝使用新型沼氣池的弄雜村小學校,楊宗才校長說:“這學校有308位學生,每天都有大量的剩菜剩飯,同時為了改善學生的生活我們還養了十幾頭豬,對處理這些剩菜剩飯和糞污很頭疼,也曾想建沼氣池,但我們是石山地區,施工太困難了。正當我們無助的時候,駐村工作隊向我們推廣這種新型沼氣池,它安裝簡單、使用方便,對我們正合適。自從去年7月份安裝20立方米新型沼氣池后,半年來學校就節省燃煤費用約6000元,基本滿足學校做飯用燃料的需求。學校在使用這種新型沼氣池后,它也成了學生們了解沼氣能源循環利用、環保教育的最好課堂!本驮谖覀兗磳㈦x開學校的時候,在學校一個角落,一個環保垃圾無害化焚燒爐也引起了大家注意,在這偏遠山村不僅有一整套農村能源循環利用模式,而且更像一粒節能環保種子為同學們播種下綠色環保的希望。
打造農村能源利用“升級版”
我國農村沼氣的利用,早在1958年就已開始,但一直以來都是磚混結構的傳統建造模式。到目前為止,我國農村沼氣池建設已達4000萬座,而廣西壯族自治區在農村能源沼氣利用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績,規模達402萬座。但目前我國農村因勞動力短缺、沼氣原料不足,是造成戶用沼氣池運行管理難、沼氣池使用率不高、效益發揮不好的直接原因。而新型便攜式組裝沼氣池的推廣,為我國新農村建設、促進節能減排、以及“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活動闖出了一條嶄新的路子。廣西林業廳農村能源辦主任羅掌華介紹,當前我們迫切需要打造農村能源沼氣的“升級版”,在傳統沼氣池的更新換代工作中,我們一直在試點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為此我們做了很多有益的嘗試,新型便攜式組裝沼氣池就是其中重要的一個,并且在實踐中應提升適應農村能源發展需要的服務創新模式。
而在隆林縣央臘村韋尚澤家中,筆者切身體會到首批農村合同能源管理服務模式下新型沼氣池安裝使用給他帶來的實惠。而5個月前,韋尚澤得知鄰村弄雜村已先期安裝了新型沼氣池,在多次帶領鄉親們實地考察后,他向縣能源辦爭取到13座的安裝指標。韋尚澤說,這種新型池子只需要4平米就可以在兩小時內組裝完成。與傳統沼氣池相比,不用挖大坑占地還。煌瑫r好安裝、產氣多還好用、美觀更好看,比傳統沼氣池更安全,同時不用上山砍柴破壞森林了。我們一家七口一日三餐都用沼氣煮飯菜。在沒有安裝新型沼氣池之前月均用電費300元,自從2013年12月安裝上新沼氣池后光電費每月就節省了160元,按這樣計算,不到7個月就能收回所有投資成本。
為了提高農村能源利用率,達到農民勤管勤用的目的。隆林縣農村能源辦周格主任介紹了農村合同能源管理服務新模式。使用便攜式組裝沼氣池的農戶必須與縣農村能源管理部門簽訂協議書,縣農村能源管理部門擁有沼氣池的產權,農戶只擁有使用權。雙方約定:農戶每安裝一個3立方米的池子,需交1000元給服務隊,用于運輸、安裝、后續服務等工作內容;自協議生效后的半年時間之內,如果農戶不滿意,提出不再使用,農村能源辦退還1000元給農戶;如果農戶無故不使用池子的時間達三個月,縣農村能源辦有權另行分配與處置該池子,并且不退回1000元給農戶。這一創新管理模式不僅提升了沼氣池的使用效率,而且提升了農戶用池的積極性與責任感。
新事物期待新政策扶持
目前在我國農村新能源利用方面的項目,政府扶持和公益性質占很大一部分。這些涉及民生的項目,需要政府相關部門拿出資金扶植。廣西林業廳副廳長莫一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一方面,通過幫扶,我們看到新型沼氣池在隆林受到農民的歡迎,它為我們在廣西其它地方推廣使用,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作用,我們也在積極籌集資金,擴大幫扶的覆蓋面。另一方面,我們在工作中創新的簽約管理模式,經過論證后,將形成材料上報國家相關部門,爭取讓這種新型沼氣池也能享受到與傳統沼氣池同樣的國家補助政策!
在廣西隆林縣推廣的新型沼氣池以及創新的簽約管理模式,不僅讓廣大農民得到實惠,同時也改變了廣大農民長期以來對傳統沼氣池的思維定式,值得探索和借鑒。不同地區,有不同做法,相關部門需要給予支持的動力,而動力來自哪里?應該來自改革、調整、創新。只有這樣,農村能源事業才能更好地發展,才能更好地服務于新農村建設,實現美麗中國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