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中國環境保護部本周聯合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雖然中國在綠色經濟方面取得了飛速發展,但是中國必須解決嚴重的環境和社會挑戰,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題為《中國綠色長征:基于可再生能源、環保和水泥產業部門的研究》的聯合報告確認了中國在可再生能源技術投資的全球領先地位。報告顯示,僅2012年,中國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投資總額居全球首位,達677億美元,是2009年投資額的兩倍。
報告指出,中國在工業能源效率方面的投資效果顯著,2006年至2010年單位GDP能源強度下降了19%。 報告顯示,水泥行業是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對水泥行業能源效率的投資使得這段時期生產每噸水泥的能源需求下降了41%。
報告指出,目前中國在環境方面仍存在巨大挑戰。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 。2012年占全球總排放的27%。雖然國內生產總值GDP占全球輸出的10%,但是消耗了全球60%的水泥、49%的鋼鐵和20%的能源。
報告指出,空氣和水污染給中國的經濟增長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據估計,全國90%的城市水體遭到污染,室外空氣污染每年造成120萬人的過早死亡。
報告表示,中國國家電網容量歷來投資不足,如果不采取相關行動將可能導致未來幾年的問題。中國大部分的太陽能光伏項目位于中國西部地區。因此,如何將這些能源輸送到發達的東部地區將成為重中之重。報告發現,對太陽能光伏(PV)產業生產能力的過度投資導致價格嚴重下跌和重大的經濟損失。
報告指出,隨著不斷加快的中國城市化進程,中國不僅需要開發更多的能源效率建筑,還需要創造更加綠色的供應鏈以減少產生的廢物、水和材料的消耗以及能源的利用。目前,建筑行業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1/3。因此,綠化建筑行業供應鏈將可能成為中國向綠色經濟轉型的一個重要契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