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的碳交易生意經
在成熟經濟體,從去年開始,不少國家已紛紛建立專業的綠色金融機構。2012年11月,英國綠色投資銀行(GIB)成立,英國政府為其提供了30億英鎊的啟動資金,這是世界上第一家專門致力于綠色經濟的投資銀行,獨立于政府運行。
“模式上來說,GIB類似于國內的政策性銀行,但我國專門成立一家這樣的銀行可能性和必要性都相對小,可操作的模式更多是商業銀行下設綠色金融投資部門!币患夜煞菪型缎腥耸繉τ浾叻Q。
作為盈利性商業組織,GIB的運營模式和商業銀行一樣,提供商業融資,包括通過股票、債券和擔保形式對項目進行投資。但GIB最低預期資本回收率比商業銀行略低,其雙重目標是:“投資實現環保和經濟效益”。
“在綠色節能這個領域,我們的空間還是非常大,我觀察到一些節能運營商,他們之間是沒有任何壁壘的,不覺得是競爭者,現在活多得做不了!睏畋蠓Q。僅以合同能源融資為例,截至2013年上半年,浦發累計發放貸款已超過60億元。
除了能效貸款等信貸融資外,投行部門的發揮空間極大,包括合同能源管理未來收益權質押融資和保理融資、碳交易(CDM)財務顧問、國際碳(CDM)保理融資、排污權抵押融資等。
例如,浦發投行部正在參與上海環交所碳交易試點工作。中國碳減排量約占到全球市場的1/3左右,以往,我國的CDM項目業主往往直接與國際碳基金、國際投資銀行等境外買方進行碳交易談判。
不過,投資銀行在綠色金融方面的風險也不容低估,除了傳統金融風險,“最多的就是技術革命,一個新的工藝推出之后可能對原來做這個的提出新的革命,成本會大幅度降低,原來的生產制造商可能會馬上滯銷!睏畋蟊硎尽
朱會沖則建議,除銀行融資以外,各地政府可牽頭發起綠色低碳引導基金、帶動社會資金(如PE、VC或信托資金等)投入綠色低碳產業。
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