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要將節能環保產業打造成為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業。這一消息的發布陡然給長期堅守并已略帶疲倦的從業者帶來了不少的興奮點。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意見》是通過新聞聯播頭條播出的,這是非常少見的舉動,也足以體現出本屆政府對于節能環保工作的重視。在股市反應上,業界普遍情緒高漲,隨著《意見》的發布,多只節能環保概念股應勢大幅上揚。
筆者從事節能環保產業多年,長期跟蹤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動態。應該說,此次《意見》的發布,符合了業界對新一屆政府舉措的期待,再次明確了把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為未來經濟的支柱產業這一大方向。但是客觀地講,要實現這一雄心勃勃的宏偉目標,本屆政府是面臨著巨大挑戰的,這里面還有許多根本性的問題沒有解決。弄不好,這一議題會成為本屆政府不那么光鮮的一頁。
首先要搞明白的是,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市場到底在哪里?
一個產業要大規模發展,是建立在龐大的市場需求基礎之上的,必須要有足夠多的用戶有意愿并且有能力為他們所需要的東西買單。通常,買單的會有四類主體:企業、政府、個人、國外主體。據此,節能環保企業的業務類型大致也可以分為四類:2B(企業)業務、2G(政府)業務、2C(個人)業務和出口業務。我們再來看節能環保產業,誰會為節能環保買單?
先看企業,這里主要指的是高耗能、高污染,有義務為節能減排買單的企業。請注意,這里是“義務”,為了履行社會責任、提升企業形象,主動開展節能減排的企業是有,但那絕對不是主流,更多的企業是沒有意愿主動去付費的,“一切以利潤為中心”依然是絕大多數企業奉行的根本準則。所以,必須要靠立法、靠監督、靠懲罰,這樣強逼下來的“需求”是不是能夠持續,這就很難說了。
再看政府,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從理論上說,政府是公眾利益的代理人。當個體利益受到影響,比如資源枯竭、環境破壞帶來的威脅時,政府有義務承擔起責任,采取措施來消除負面影響。因此,政府統一規劃、組織實施,采購節能環保產品和服務來應對能源環境問題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問題在于,政府的責任是多方面的,支持了節能環保,其他方面的預算就少了,而且節能環保的投資在短期內難以見到收益,支持節能環保似乎對經濟增長速度會造成反向影響,這與官員的關鍵考核晉升指標要求有悖,讓政府大量為節能環保買單也是不現實的。
接下來看個人,我們每個人都渴望碧水藍天,都贊成節約水電、不亂扔垃圾、愛護環境。但是捫心自問,有多少人愿意真的為節能環保買單呢?一直談得很火的碳交易,你會為它買單嗎?在當下普遍夢想發財、追求富足舒適生活觀念的影響下,無數人還在為擁有房子、車子苦苦掙扎,讓并不富裕的國人為節能環保買單,恐怕沒那么容易。
最后看國外,把我們的節能環保產品賣給歐美國家?應該還沒那么快吧,在技術上,我們還是學生,我們制造的東西人家幾十年前就有了。那就賣給非洲吧,可能有一定的市場,但是他們買單的錢還得找咱們來贊助!在全球經濟整體低迷的情況下,傳統的出口項目都受到擠壓,更何況本身沒有任何競爭優勢的節能環保產業。
其次,如何解決資金的問題?
需求的有效性,除了需求者有意愿,還得要有支付能力。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政府都是為節能環保買單的最主要力量。隨著財稅體制改革,地方政府為了發展本地經濟,大力興建地方融資平臺,欠下了巨額債務。早先,地方政府還可以通過賣地獲得發展資金,隨著土地財政的限制,如今,這些歷史欠賬已經成為地方政府的巨大包袱。
在企業層面,盡管那些資源消耗型、環境污染型企業給社會帶來了負的外部效應,利潤也未必高到哪里去。開源節流一直是企業發展的根本立足點,在近幾年經濟危機影響下,企業普遍發展困難,融資難一直是大多數企業面臨的困境。企業生存尚且困難重重,在經濟環境不景氣之際,要讓企業花錢去搞節能環保,恐怕不太容易。就連一向積極的歐盟,在低潮時期,節能環保也不得不為經濟增長讓路。
再次,如何解決公平競爭的問題?
節能環保產業脫胎于政府職能的轉變。早先的節能環保企業主要都是政府下屬或直接服務政府的單位,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推進,一些單位從體制內分離出來,盡管形式上以企業的身份獨立存在,但是這些企業仍舊與政府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那些體制外成長起來的企業,一時間很難介入到已固若金湯的利益分配格局當中去。就連技術先進、資本充足的外資企業也接連碰壁,不再像其他領域那么張揚霸氣,要么是折戟返航,要么委身國企,在迂回和等待中尋找機會。前者如蘇伊士,后者如施耐德。更為普遍的是,大量的中小型民營企業扎堆在低端市場,魚龍混雜,惡性競爭不斷。
歸根結底,市場機制不健全,是中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根本性障礙。而這已經不是一個產業發展問題,而是更深層次的制度問題。如果更深層次的改革不能推進下去,單純從產業發展層面去推動,就有如頭痛醫腳。要把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成真正的支柱產業,李總理恐怕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ㄎ/碧海潮聲)作者聲明:本文授權全球節能環保網首發,文章觀點僅代表個人意見,轉載請注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