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徐州市節能主管部門了解到,全市目前仍有40%的企業未應用節能技術。為什么部分企業對節能技術這樣冷漠?究竟如何沖破制約節能技術推廣的瓶頸?記者作了專題采訪。
部分企業對節能項目的疑慮
今年以來,市有關部門通過發布目錄、產品推介會、技術講座、展覽等形式,促進先進成熟節能技術的推廣應用,重點推廣潔凈煤、節約和替代石油、電機調速節電、綠色照明、節水器具、余能回收利用、建筑節能等技術。據介紹,長期以來,占徐州總耗電量近三分之二的交流電動機大多數處于恒速下運行,出現“大馬拉小車”現象,導致許多設備處于低效率、低功率運行,效率只有60%,功率僅為70%。我市電力行業普遍采用變頻調速節能技術后,節電率達20%,功率達90%以上,并延長了設備使用壽命。
目前,部分企業對節能技術表現熱情,然而還有部分企業仍持旁觀態度。有位水泥企業老板對記者說:“節能技術好是好,但是提供節能技術的企業素質及其產品質量如何,能否達到預期的效益,我們沒有把握!币驗樵撈髽I去年曾經更新燈具,購進過一批“節能燈”,使用后發現并非與廣告宣傳的那樣神奇,與普通燈沒什么兩樣,找廠家不退賠,只得自認倒霉。另一位紡織企業經營者告訴記者:“我們企業剛成立,缺乏資金。對節能項目的實際情況沒有把握,不知投入產出比有多少。”他希望節能公司能將產品賒銷給用戶,幫助用戶解決資金缺乏的問題,也通過使用檢驗節能技術和產品的效果,讓用戶放心。
“門外漢”難用節能設施
未實施節能項目的企業有難言之隱,而已實施節能項目的企業如何?節能技術是高新技術的結晶。記者采訪中發現,部分企業雖引進了節能技術,然而由于缺乏專業人才,不懂節能技術和管理,造成專用設備難以發揮應有效益。
有家造紙廠幾年前從南京一家企業引進高溫冷凝水回收技術。然而,由于使用不當,一個月前出現故障,廠里沒有懂此技術的技術人員和維修工,只得打電話找提供節能設施的企業幫忙,對方推托責任,遲遲未來維修,至今節能設施閑置。廠長感慨地對記者說:“節能設施容易買,而技術不是簡單用錢可買到的。非得專業人員不可!
企盼“007”成為節能先鋒
針對上述問題,市節能主管部門近期提出了在全市范圍內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建議。
7月21日,市節能主管部門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是節能公司與接受節能技術改造的企業簽訂服務合同,為用戶開展方案設計、技術選擇、項目融資、設備采購、安裝調試、運行維修、人員培訓一條龍服務,以與用戶分享項目運行后產生的節能效益方式收回投資并取得合理的利潤。具體操作過程是節能公司組織專家免費為企業進行節能診斷,找出企業能源浪費的所在,并提出相應的節能技術改造方案。在項目實施工程中,項目資金由節能公司提供。合同期內項目所有權歸節能公司所有,節能公司的回款來源于該項目的節能效益。合同結束后,高效的設備和節能效益全部歸客戶所有。上海選擇上海新亞藥業有限公司作為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試點,由上海節能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對新亞廠的循環水系統實施節能技術改造,項目總投資為218萬元。
經過半年的運行,節能效果明顯,每年可節電114萬千瓦時,節水6萬噸,節約費用78萬多元,不到4年就可收回全部投資。
“0”投入、“0”風險、“7”個環節保證,被戲稱為“007”的“合同能源管理”,實際上是一種節能投資新機制,允許企業用未來的節能效益來為現在的設備升級,達到降低運行成本的目的。企業無需投入或少量投入資金便能引進新型的節能技術,獲得節能效益,避免自身單獨承擔項目可能遭遇的技術、財務等方面的諸多風險,由一次性的項目轉變為經常性的工作。
市節能主管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后,能有效解決企業實施節能項目中遇到的信息、技術、資金、管理等方面的困難,產生巨大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同時,可以進一步發揮市節能服務中心的作用,催生節能產業的興旺發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BJ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