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贛鋒鋰業、廈門鎢業同日發布公告稱,其參股公司贛州騰遠鈷業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創業板IPO已獲準注冊。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電池工業網”ID:dcgyw2018)
截至目前,贛鋒鋰業持有騰遠鈷業651萬股,占其首次公開發行前總股本的6.8966%,廈門鎢業持有騰遠鈷業1140萬股,占其首次公開發行前總股本的12.07%。值得注意的是,除廈門鎢業和贛鋒鋰業外,寧德時代子公司長江晨道也間接持有其6.85%股份。
騰遠鈷業獲三大巨頭其青睞。
資料顯示,騰遠鈷業主要從事鈷、銅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為國內最具競爭力的鈷鹽生產企業之一,公司的核心產品為氯化鈷、硫酸鈷等鈷鹽及電積銅,主要應用于電池材料、合金、磁性材料等下游行業。據了解,鈷是制造鋰電池的重要材料,鈷鹽一般指硫酸鈷、氯化鈷、碳酸鈷、硝酸鈷等產品,常用于三元電池正極材料制備,同時,鈷礦還會以色釉料、原材料以及高溫合金的形式被廣泛應用于陶瓷、橡膠、石油催化劑、航空航天等高端裝備領域。受益于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市場的火熱,市場對鈷的需求一路增加。國際能源署預計,鈷礦的需求量在2040年時會相較于2020年實現大約20倍的增長。美國銀行全球研究中心也分析稱,鈷礦的短缺將成為動力電池生產的重要制約因素。
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鈷探明的儲量約710萬噸,有約50%分布在剛果(金),而我國已探明鈷儲量約8萬噸,僅占全球總儲量約1%。我國的鈷原料主要從剛果(金)等國家進口。不過,受到海外疫情及國際海運影響,我國鈷原料進口量不斷下滑。
保障原材料供給成為企業不得不重視的問題。
此外,減少對鈷的依賴也是電池企業采用的另一種方法。蒙特利爾銀行資本市場商品研究常務董事ColinHamilton對此也表示:“電池的化學成分不會一夜之間改變,但考慮到價格的飛漲,汽車制造商肯定要尋找替代品!
目前在三元材料體系內達成的共識是,一方面通過高鎳實現更高的能量密度,另一方面通過減少鈷的用量來降低總體成本。高鎳、無鈷或將成為蔚來電池的發展方向。
現階段,高鎳電池也已進入商業化模式,高鎳電池在提升鎳含量的同時還大大降低了鈷含量,不僅提升了自身的容量也降低了生產成本。研究資料顯示,在理想狀態下,高鎳的NCMA電池將鈷含量降低至10%以內,促使電池成本降至100美元/KWh以下。
寧德時代、LG新能源、三星SDI、SKI、松下等中日韓頭部電池企業都已經開始量產供貨高鎳電池,相關技術路線靠向更高鎳比例的9系鎳電池,特斯拉、小鵬等車企相也繼搭載高鎳電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