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北方陸續進入供暖季,煤炭進入消費旺季,監管持續加碼,承擔煤炭和電力保供任務的煤炭企業馬力全開。
國家發改委表示,11月20日,電廠存煤達到1.43億噸,比10月底增加超過3500萬噸,可用23天,超常年水平。其中,東北三省電廠存煤1527萬噸,超過去年同期水平,可用31天。11月21日,北方主要港口存煤超過2500萬噸,較月初提升500萬噸,其中秦皇島港存煤554萬噸。
保供成績明顯,但進入旺季之后,煤炭需求不及預期。
CCTD中國煤炭市場網數據顯示,今年1-10月CCTD沿海八省與內陸17省終端日耗較去年增長21%左右,但進入11月下半月增幅明顯放緩,內陸終端日耗同比去年增加0.8%,近兩日甚至出現負增長。CCTD中國煤炭市場網預測,12月份,終端對市場煤的采購需求將持續疲弱。
供應端,煤炭增長勢頭不減。
澎湃新聞記者從國家能源集團了解到,11月1日-21日,國家能源集團自產煤資源量完成3613.57萬噸,同比增長13.4%;發電量完成618.2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78%;火電廠總庫存超過2100萬噸,可用天數超過17天,其中東北區域電廠可用天數超過28天。
以國家能源集團為代表的頭部煤炭企業基本都是國企,在煤炭供需偏緊的危機時刻,迅速響應政策號召,煤炭穩價保供收效明顯。
據測算,11月底全國電廠存煤有望突破1.5億噸,遠超往年水平,與去年同期水平基本一致。進入12月份,煤炭冬季保供工作將持續推進,預計煤炭供應將繼續保持在較高水平。
澎湃新聞記者從CCTD中國煤炭市場網了解到煤炭需求端疲軟,主要原因是能耗雙控對工業生產仍有影響,疊加受房地產調控收緊、融資驟冷影響,鋼材需求不容樂觀,波及上游煤炭。
另有市場聲音表示,年末冬奧會臨近,京津冀和周邊地區煤炭需求或受影響。
煤炭價格方面,11月初環渤海5500大卡動力煤港口平倉價跌破1200元/噸,晉陜蒙地區5500大卡動力煤坑口價格跌至1000元/噸以下。11月中旬以來,山西以及陜西地區5500大卡坑口價格相繼限定在900元/噸以下。
近兩個月來煤炭穩價保供效果顯著,但依靠政策對國企超常調控并非長久之計,在“能耗雙控”、“降碳”大背景之下,已經大面積虧損的煤電企業不可能長期虧損保供,供應端仍需保持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