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振華新材正式在科創板上市,發行價為11.75元/股。據了解,振華新材此次發行預計募集資金總額13.01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預計募集資金凈額12.35億元,將全部投入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生產線建設項目(沙文二期)、鋰離子動力電池三元材料生產線建設(義龍二期)和補充流動資金。項目達產后,公司高鎳、低鈷/無鈷三元正極材料的產能將得到提升,正極材料整體產能將由年產3.7萬噸提升至年產6.2萬噸。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電池聯盟 ID:zgcbcu
振華新材成立于2004年,公司專注于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主要提供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領域產品所用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2009年,振華新材在國內外較早完成鎳鈷錳酸鋰三元正極材料一次顆粒大單晶材料的研發及生產,目前公司已實現涵蓋中鎳、中高鎳及高鎳全系列一次顆粒大單晶鎳鈷錳酸鋰三元正極材料的產業化生產及銷售,也是多品種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生產商。
據了解,正極材料的性能直接影響著鋰離子電池的性能,其成本也直接決定電池成本高低。2018年以來,三元正極材料已成為市場份額最大的動力電池正極材料,是當前動力電池行業的主流選擇之一。鑫欏資訊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三元正極材料累計產量約21萬噸。
振華新材的招股說明書提到,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正極材料,涵蓋包括中鎳、中高鎳及高鎳在內的多種型號一次顆粒大單晶鎳鈷錳酸鋰三元正極材料(NCM);消費電子用正極材料,主要包括高電壓鈷酸鋰、復合三元正極材料以及一次顆粒大單晶三元正極材料。
隨著新能源汽車逐步向高性價比、高能量密度方向發展,振華新材研發并儲備了中高鎳低鈷一次顆粒大單晶材料合成技術、高鎳低鈷一次顆粒大單晶材料合成技術等多項核心技術。公司在大單晶技術體系的積累及圍繞大單晶產品成熟的三次燒結工藝有助于增加中高鎳、高鎳產品結構穩定性,提升安全性、循環次數等性能,適應了行業發展對未來正極材料產品的技術及工藝需求。隨著公司在中高鎳及高鎳一次顆粒大單晶三元正極材料領域新產品開發及應用的不斷完善,公司將在行業內長期保持較強競爭力,市場地位有望進一步提升。
過硬的產品質量,讓振華新材贏得了寧德時代、孚能科技、珠海冠宇等眾多客戶,并保持著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振華新材招股書披露,振華新材與寧德時代早在2015年就開始合作,大單晶中鎳5系、中高鎳6系、高鎳8系多款型號NCM三元正極材料通過寧德時代產品認證,憑借可靠的產品質量、優異的產品性能及性價比優勢,寧德時代一直為振華新材報告期內第一大客戶。通過長期的緊密合作,公司已成為寧德時代的重要正極材料供應商。
2018-2020年,振華新材對寧德時代銷售收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65.22%、74.44%、31.22%,2021年1-3月,比例增至65.11%,均處于較高水平。2021年1-3月,振華新材對寧德時代銷售收入6.42億元,同比增長780.89%,呈恢復性增長態勢。
隨著振華新材三元正極材料產能的擴大,為有效開拓下游市場,公司加大除寧德時代外其他動力電池及消費電池客戶的開發力度,已成功進入新能源科技、孚能科技、珠海冠宇、多氟多、微宏動力、湖南立方、中山天貿等優質主流鋰電池生產企業的供應商體系,并通過持續的技術優化和產品迭代穩定與深化客戶合作。
2019年到2021年1-3月,振華新材向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情況
單位: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振華新材還面臨業績波動較大、產品銷售對寧德時代存在較大依賴,公司產品單一、三元高鎳產品收入占比較低,產品銷售毛利率波動較大,技術更新迭代等多個風險。
其中,業績波動方面,數據顯示,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1-3月,振華新材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26.55億元、24.28億元、10.37億元、9.87億元,實現凈利潤分別為6932.11萬元、3376.36萬元、-1.70億元、7689.23萬元。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1-3月,公司營業收入同比變動比例分別為97.12%、-8.53%、-57.32%、534.40%。與同行業可比公司對比,業績波動較大。
振華新材2021年1-6月經審閱(未經審計)的主要財務信息則是:今年1-6月,實現營業收入20.84億元,同比增長429.54%;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1億元,同比扭虧為盈。對于業績變動原因,公司稱,2021年上半年凈利潤扭虧為盈并實現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公司高鎳8系三元材料銷售收入規模擴大及前期推遲訂單恢復執行影響,公司202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增長較快,帶動公司凈利潤規模相應增長;受毛利率相對較高的高鎳8系NCM三元材料銷售占比提升、2020年在原材料市場價格相對低點提前備貨等因素影響,公司2021年上半年毛利率有所提升,盈利能力得到增強。
公司還預計,今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33億元至36.5億元,同比增長382.34%至433.52%;預計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31億元至2.72億元,同比扭虧為盈。
產品結構單一方面,振華新材營業收入的主要構成為三元正極材料業務,其招股書數據顯示,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1-3月,公司三元正極材料實現銷售收入分別為25.34億元、23.63億元、8.86億元、9.09億元,其中公司中鎳5系產品銷售收入占比分別為99.97%、96.70%、91.48%、77.97%;中高鎳6系產品銷售收入占比分別為0.01%、2.53%、1.89%、0.48%;高鎳8系產品銷售收入占比分別為0.02%、0.77%、6.27%、21.55%。
鑒于中鎳5系三元材料主要應用于國內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市場,受2019年下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及2020年國內新冠疫情爆發影響較大,導致公司2019年、2020年整體營業收入波動較大。在高鎳8系領域,公司2020年、2021年1-3月高鎳8系三元材料銷售收入分別為5561.79萬元、1.96億元,銷售占比分別為6.27%、21.55%,三元高鎳產品收入占比較低,距離同行業競爭對手的差距較大。
在國內市場中鎳5系三元材料產量占比呈下降趨勢、中高鎳6系三元材料產量占比略有上升、高鎳8系三元材料產量呈上升態勢大背景下,振華新材面臨產品單一、三元高鎳產品收入占比較低的風險,將直接影響公司生產經營,從而給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產生不利影響。
截至9月14日收盤,振華新材報46.97元,漲幅299.74%,成交額27.90億元,振幅97.19%,總市值208.05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