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產業動向 >> 正文
能包容放射性物質千年以上!中國核廢料固化能力獲重大突破
來源: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 時間:2021/9/13 7:03:34 用手機瀏覽

記者從國家原子能機構獲悉,2021年9月11日,國內首座高水平放射性廢液玻璃固化設施在四川廣元正式投運。這是我國核工業產業鏈后端標志性工程,其投入運行標志著我國已經實現高放廢液處理能力零的突破,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具備高放廢液玻璃固化技術的國家,對我國核工業安全綠色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


在投運儀式現場,項目聯合指揮部經過驗證評估認為,自8月27日工程啟動熱試車、生產出第一罐放射性廢液固化而成的玻璃體以來,產品質量可控,設施運行穩定,相關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設施已具備運行條件,可轉入正式投運。


放射性廢物處理是核能安全利用的最后一環,其中難度最大、技術含量最高的是高放廢液處理。放射性廢液玻璃固化,是在1100度或更高溫度下,將放射性廢液和玻璃原料進行混合熔解,冷卻后形成玻璃體。由于玻璃體浸出率低、強度高,能夠有效包容放射性物質并形成穩定形態,是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廢液處理方式。其核心技術與難點在于,需要包容率高、穩定性好的玻璃固化配方,形成的玻璃體能包容放射性物質千年以上;需要耐1150度以上高溫且年腐蝕速率小于15毫米的熔爐,保障玻璃熔制條件;需要自動化、遠距離操作系統設備,需要強大的工業與制造業基礎做支撐。此前,世界上僅美、法、德等國家掌握了相關技術。


該項目2004年由國家原子能機構批準立項,采用國際合作模式,由中國、德國聯合設計,中國核工業集團所屬中核四川環保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建設,多家單位參與協同攻關。通過本項目開展,摸清了關鍵設備工作機理,固化了工藝系統參數,在玻璃固化關鍵特種材料、關鍵設備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設施投運后,預計每年可安全處理數百立方米高放廢液,處理產生的玻璃體將被深埋于地下數百米深的處置庫,達到放射性物質與生物圈隔離的目標,實現徹底安全,為核能利用提供堅實保障。
核安全無國界。放射性廢物處理處置作為核工業產業鏈最后一環,對保障國際核安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有著重要意義。我國始終高度重視放射性廢物治理工作,堅持開放合作,加強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協作,積極參與放射性廢物治理技術和經驗交流,充分體現我負責任核大國形象。同時,通過強化能力建設和科研投入,國家原子能機構全力推動國內放射性廢物治理等核環保工作,經過數十年努力,目前已經形成高中低水平放射性廢物規;幚砟芰Α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國家核安全局副局長:我國核能發展不同階段始終堅持安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