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半年報收官之際,國內煤炭股集體大漲。目前,國內煤價持續高位,供應偏緊格局待解。
9月2日,煤炭期貨主力合約早間集體上漲,A股煤炭股隨之走強,截至收盤,安源煤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安源煤業,600397)、山西焦化集團有限公司(山西焦化,600740)、平頂山天安煤業股份有限公司(平煤股份,601666)漲停,山西焦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山西焦煤,000983)、淮北礦業控股股份有限責任公司(淮北礦業,600985)等企業漲幅居前。

今年年初以來,國內煤炭股已上漲約70%,其中兗州煤業股份有限公司(兗州煤業,600188)、山西華陽集團新能股份有限公司(華陽股份,600348)、山西潞安環保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潞安環能,601699)、山西焦煤漲勢較為亮眼,累計漲超100%。
國內煤炭股半年報普遍向好,近九成公司半年報凈利同比增長,其中18股凈利同比翻番,山西安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ST安泰,600408)、山西美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美錦能源,000723)、國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新集能源,601918)凈利均大增超10倍。
盡管剛步入秋季,距離冬季供暖還有一段時間,但供需緊平衡、煤炭價格大幅上漲的背景下,目前國內冬季保供大幕已然開啟。
從政策上來看,最近半個月以來,從國家層面到地方層面政策連發,多措并舉加速煤炭產能釋放,推進煤炭儲備能力建設,穩住煤炭供應基本盤。
8月2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運行局組織內蒙古自治區、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有關部門和有關中央企業召開會議,專題研究東北地區今冬明春采暖季煤炭保供工作。
8月30日,國家能源局調研組亦到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調研指導煤炭穩產保供工作,要求保供地區和相關企業落實好能源低碳轉型新戰略,穩住煤炭供應基本盤。
在加快釋放煤炭先進產能的同時,國家煤炭儲備能力建設也在推進。據了解,國家正在推進煤炭儲備能力建設,總的目標是在全國形成相當于年煤炭消費量15%、約6億噸的煤炭儲備能力,其中政府可調度煤炭儲備不少于2億噸,實現國家和地方政府直接調度,另外4億噸是企業庫存,通過最低最高庫存制度進行調節。預計在冬季用煤高峰期來臨前,還將有3000萬噸左右的新增政府煤炭儲備能力陸續投入使用。
與此同時,多地政府也開始對煤炭儲備能力建設工作進行部署。例如,山西省能源局發文提出:2021年山西省形成新增300萬噸以上政府可調度煤炭儲備能力。此外,據國家發改委消息,為加快釋放煤炭先進產能,國家有關部門和內蒙古自治區積極推動露天煤礦接續用地辦理,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繼8月下旬以來超過36座露天煤礦先后取得接續用地批復后,9月中旬還將有產能近5000萬噸/年露天煤礦陸續取得接續用地批復。全部正常生產后,月可增加產量700萬噸以上。
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 圖
中國動力煤進口到岸價格指數(CICI指數)走勢
供給的另一方進口煤方面,價格也在上漲,成交清淡。據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發布的易煤網數據,8月最后一周(8月23日-8月27日),中國動力煤進口到岸價格指數(CICI)各指數繼續上漲,4500K華東和華南到岸價均為120.46美元,較上期分別上漲1.39美元和1.49美元;3800K華東和華南到岸價分別為97.67美元和95.67美元,較上期分別上漲2.17美元和1.67美元。
易煤網分析,一方面由于進口煤與國內煤的持續倒掛,另一方面,受疫情影響,沿海沿江各地防控升級,到貨不確定性增加,出于經濟性和穩定性考慮,國內企業開始優先考慮國內煤的采購。
另外,從基本面來判斷,進入秋季,煤炭消費即將步入季節性增長階段,10月份東北、內蒙古等地開始進入消費旺季,11月份華北開始進入旺季,12月份全國范圍內進入旺季。
疊加金九銀十是工業生產旺季,隨著疫情好轉,前期錯峰生產的建筑、鋼鐵、化工、水泥等高能耗行業將恢復生產,工業用電負荷得到提振,因此煤炭需求端仍有增長空間。
中信期貨研究部動力煤研究員李世朋認為,如果產能可以實現逐步正常投放,預計今年的動力煤缺口將由上半年的7000萬噸收縮到4000萬噸,也就是說未來4個月煤炭市場將進入庫存累積、缺口彌補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