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蔚來汽車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斌透露,蔚來將通過新品牌進入大眾市場,他表示:“現在的大眾市場真正欠缺的是有競爭力的(智能電動車)產品,我們希望有產品能比特斯拉的價格更低,并提供更好的品質和服務!贝饲,特斯拉再次下調了Model3標準續航版售價。事實上,今年以來,多家車企紛紛采取不同程度的降價策略,以搶奪市場。電動汽車價格戰已悄然打響。
爭相降價以價換量
“車企降價換量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是車企推出較便宜的車型占領低端市場,使產品線更全面,提高銷量、增加市場占有率,如此次蔚來宣布將推出低價品牌;另一種是車型直接降價,增強競爭力,進一步搶奪用戶,如特斯拉Model3的連續降價!逼囆袠I分析師張翔認為。
數據顯示,今年1-6月,蔚來3款車型共售出41956輛。“汽車銷售形成規模才能盈利,目前蔚來車型的平均價格約為43萬元,因此在43萬元以下的市場還有很大的空間!睆埾璞硎尽
通常汽車降價有規律可循,但特斯拉卻不按常理出牌。7月初,特斯拉推出售價27.6萬元的ModelY標準續航版,比此前的長續航版及Performance高性能版售價分別直降7.19萬元和10萬元,降幅之大超出市場預期,直接將旗下又一車型送入30萬元以下大關。7月30日,特斯拉宣布Model3標準續航升級版下調1.5萬元,至23.59萬元。特斯拉方面表示,此次價格下調反映了成本波動的實際情況。事實上,今年以來,特斯拉已多次下調Model3價格,相比兩年前國產Model3正式開賣的35.58萬元售價近乎腰斬。華西證券研報指出,標續版Model3此輪降價是繼標準續航版ModelY上市后以價換量策略的再延續。
無獨有偶,7月31日,比亞迪漢EV加推標準續航豪華型車型,綜合補貼后售價20.98萬元,雖比之前的入門級車型續航減少99公里,但售價便宜2萬元。與特斯拉Model3標準續航升級版相比,便宜了2.61萬元。
乘聯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7月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排行榜中,特斯拉Model3、ModelY分別售出91322和48324輛,位列二、三位,比亞迪漢EV以44256輛位列第四。
傳統品牌降價也難換量
風投研究公司LoupVentures分析師GeneMunster表示,特斯拉在中國制造一輛電動汽車的成本是其平均造車成本的1/3,這表明特斯拉在國內的價格仍有下調空間,也意味著特斯拉需拿出比美國市場更低廉的價格,才能打贏價格戰。他預計:“特斯拉未來十年在中國的價格都將比世界其他地區低!
同時,降價并沒有過多影響特斯拉的保值率。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特斯拉ModelX和Model3一年車齡保值率分別為82.2%和74.4%,位列第三與第十位。
隨著電動汽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傳統品牌也紛紛降價:今年初,寶馬iX3官降7萬元,近期部分4S店還給出最高9萬元的現金優惠;3月,沃爾沃官方宣布對XC40純電版售價調整為29.9萬元起,近日,沃爾沃再次將XC40純電版售價調整為綜合補貼后指導價28.6萬元起;奧迪e-tron近一個月的成交最大折扣達8.82折,新車現金最高直降7.35萬元,新車全國售賣48.25萬元起;奔馳EQC近一個月最高直降9.86萬,最大折扣達8.03折……即便如此,上述傳統品牌銷量都不盡如人意。數據顯示,今年1-6月,國內寶馬iX3售出7330輛,奔馳EQC售出3044輛,奧迪e-tron售出642輛,沃爾沃XC40純電版僅售出334輛。
汽車行業分析師任萬付表示:“新造車企業降價獲消費者追捧,而傳統車企降價卻難換量,究其原因,傳統車企的電動汽車產品、營銷等都與新造車企業有差距!彼赋,無論車企跟風降價還是諸如增加低價車型、增配不增價等變相降價方式,都需建立在對自身經營狀況可控的基礎上。
差異化競爭血拼細分市場
很多銷量不佳的汽車品牌在無法靠電動汽車盈利時,受熱門車型影響,會被迫降價,這無疑將加重車企負擔!败嚻蠼祪r換量的基礎來自于自身實力,包括強大的研發實力、成本控制能力、營銷能力等,可以保證在降價的同時,仍能盈利,而不是陷入虧損黑洞!比稳f付認為。他進一步判斷,參考傳統燃油車市場,未來10萬-20萬元價格區間的電動汽車將占據最大的市場份額。
受訪人士均表示,降價對任何一個品牌而言,均是一個短期行為,有較強的目的性,達到目標后,基本就會終止,否則容易傷害品牌自身。
張翔認為,對于銷量不好的車企而言,還是要從創新、研發、市場營銷、優質服務等方面加大力度,單指望通過降價提升銷量的話,路會越走越窄,銷量也不見得會有明顯提升。“銷量不佳的車企通過降價來提高銷量,是迫不得已的下策。車企還是要大力搞研發、創新,打造獨特的產品競爭力,提供優質服務,從而進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增加用戶和粉絲量,進而提升銷量,這才是上策!
在任萬付看來,現階段表現不佳的汽車品牌,還可以通過差異化競爭、開拓細分市場等方式逐步贏得消費者青睞。張翔也認為,目前電動汽車價格從3萬元左右到60萬元左右都有不同的代表性產品,且在不同的價格區間都有不錯的市場表現,車企可以加大開拓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