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Sakuu公司宣布開始建設鋰金屬固態電池生產試驗線,將于2021年底前完成,投產后每年將能生產高達2.5兆瓦時的固態電池。
3D打印初創企業Sakuu(前身為 KeraCel)在日本汽車制造商武藏精密工業的支持下,開發了3D打印鋰金屬固態電池。以這種方式生產的電池,與傳統鋰離子電池相比,體積減半,重量也減少到了三分之一。因此,相同的能量輸出,所使用的材料將減少30%至50%。近日,Sakuu公司宣布開始建設鋰金屬固態電池生產試驗線,將于2021年底前完成,投產后每年將能生產高達2.5兆瓦時的固態電池。未來,該試驗線將作為試點生產基地和客戶學習中心。Sakuu公司表示,該試驗線是為了證明電池制造工藝的可行性,并向其戰略伙伴提供樣品產品。大規模生產預計將在2022年進行。3D打印工藝原則上也適用于其他工業領域,但Sakuu公司認為在電池制造方面優勢最大。結合新型增材制造工藝,例如,完全不同的材料可以以單層形式噴涂到粉末床上。除了陶瓷和金屬,該工藝還使用了Sakuu公司開發的一種名為PoraLyte的載體材料。這種載體材料有望實現無脆陶瓷層的、帶有空腔組件的、簡單快速的3D打印。Sakuu公司最初將其產品定位于兩輪、三輪和更小的四輪電動汽車,因為這些車輛需要輕的體積小的電池。該公司表示,如果需要,可以輕松地切換到其他類型和尺寸的電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