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國內首艘純電動拖輪——“云港電拖一號”在江蘇連云港港口交付試運行,該船采用磷酸鐵鋰電池組作為動力源,能夠達到4000馬力常規拖輪使用效果,可完全替代傳統大功率燃油拖輪,實現大氣污染物的零排放,填補了國內大功率綠色低碳港作拖輪的空白。
據介紹,港作拖輪是主要用于在港口水域協助大型船舶進出港和靠離碼頭作業的特種船舶,具有動力大、操作靈活的特點,目前國內外使用的港內常規拖船主要使用大功率柴油燃機來提供動力。與常規的柴油機動力拖輪產生的含油污染物多、有害廢氣排放量大、噪音高相比,純電動力拖輪具有污染物少、零排放、噪音低環境友好的優點,可完全滿足國家對沿海港口船舶污染物排放要求,該輪的交付使用為全國沿海港口拖輪生產無污染目標提供了可行的選項。
“作為全國首個低碳試點港,連云港港在‘綠色港口’建設方面一直走在全國前列。為搶抓國家新能源產業發展機遇,加快推動船舶制造產業創新升級,我們去年啟動了純電動拖輪研發建造!边B云港港口控股集團輪駁分公司總經理張干表示,該項目是純電池在海船應用的首次探索,在交通部海事局組織下,由武漢規范研究所牽頭,各直屬海事局、船級社、船舶研究所、高校等行業專家開展多次安全評估,通過了磷酸鐵鋰電池替代柴油發電機組的等效方案,于2020年10月22日在連云港港輪駁鴻云公司造船基地開工。經過船級社、海事局等單位核準,目前該項目已具備交付試運行條件。
據悉,該船總長35.5米,船寬10米,滿載吃水3.5米,航速不小于13節,工作時長不低于8小時,總電量設計為5000千瓦時,正向拖力48噸。配合由國網連云港供電公司建設的高壓岸電系統,快充2小時即可充滿,能滿足一天的作業需求。
為攻克新能源首次應用于海上拖輪面臨的各種技術難題,連云港港口控股集團與中船集團第712研究所開展多項研究,在“云港電拖一號”實現了四個創新:首次將磷酸鐵鋰電池組作為主動力源應用于拖輪;首次采用高壓岸電充電方案;已交付純電船舶電池容量最大;已交付純電船舶推進功率最大。
與傳統拖輪相比,電動拖輪不需使用柴油、液化氣等易燃易爆燃料,安全系數高;在環保性上,使用磷酸鐵鋰動力電池組替代常規柴油機組作為主推進動力,振動及噪音大大減小,完全零排放,可滿足我國排放控制區對沿海和港內航行及靠泊船舶的排放要求;同時,拖輪機艙配置的提檔升級,大大降低輪機人員的工作強度,單班配備僅需3人。
據測算,該電動拖輪每年可以節約燃油消耗300噸左右,每年每艘船將可減排約900噸碳氧化物,相當于400多輛小汽車的減排量,環保效益可觀。目前全國港口拖輪保有量在700艘以上,如果按一定比例改為純電動拖輪,對促進船舶節能減排、加快船舶更新升級、推廣船舶使用岸電,進而實現綠色港口、綠色交通,助力“雙碳”目標實現具有重要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