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產業動向 >> 正文
新能源汽車人才短缺問題愈演愈烈
來源:中國能源報 時間:2021/8/11 22:20:22 用手機瀏覽

獵聘大數據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領域2021上半年新發職位比2020年同期上升94.54%,比2019年同期上升60.12%。廣闊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帶來了大量新型人才需求,而隨之而來的,是人才缺口的持續拉大。

缺口顯著擴大

隨著百度、小米等科技公司下場造車,造車行業搶人大戰已進入白熱化階段。在不久之前宣布造車的小米已在7月展開兩次大規模招聘。7月13日,主要招聘自動駕駛相關的崗位,月薪約為4-7萬元。而短短兩天之后,再次發布120個崗位,月薪普遍在3-6萬元,涉及整車制造各個環節。

科銳國際發布的《2021汽車行業薪酬報告》(下稱《報告》)指出,在人才需求方面,雖然新能源汽車行業人才緊缺的情況在近年間一直存在,但隨著跨界造車企業的入局,各主車廠商也紛紛加大了相關人才的招募,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的缺口在近兩年顯著擴大。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在汽車行業,自動駕駛研發、智能座艙設計等崗位的需求同比增幅已經超過1.8倍。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行業崗位需求量前十中,感知算法、AI、自動駕駛算法工程師占據一半席位。

企業需求高速增長,可人才卻并非是短時間培養而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原本作為車企招聘最為對口的車輛工程學生不再吃香。一位車輛工程專業畢業生向記者大倒苦水:“車輛工程是機械類下屬二級學科,在課程設置上首先要大量滿足機械類課程要求,導致車輛核心課程學習時間較短。與此同時,目前車輛工程課程仍停留在傳統汽車范疇,缺少關于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自動駕駛等方面的課程設置,導致面試時頻頻碰壁。”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向記者表示:“崗位需求的變化主要體現了汽車向電動化、智能化轉型的過程。新能源汽車行業資本涌入相對比較大,所以各大初創企業以及成熟車企都會加大對智能網聯的投入,導致電動化、智能化人才的需求都處于爆發式增長之中。”

人才流失嚴重

《報告》顯示,2021年汽車行業新能源汽車專業高精尖技術人才職位薪酬仍然保持20%左右的漲幅,其中智能駕駛仿真以及智能駕駛芯片開發相關人員薪資漲幅最高可達30%以上。

崔東樹表示:“新能源汽車行業人才需求較大,形成的藍海新興市場也引起巨大關注,不少人才都希望獲得新的發展機會。由于多數老牌車企員工對于自動駕駛等新興領域并不熟悉,導致企業只能從外部去獲取人才資源,而這部分人才可能來自其他高薪行業,加上資本的快速涌入,車企不得不提供更高的待遇!

不過,轉行的難度隨著產業融合而減少,進入新能源車企的人才卻不一定安心留在汽車行業。一合資車企內部人士向記者坦言:“目前公司內人員流動很大,去年6月入職的員工目前已走了大半!

與此同時,新造車企業在搶人過程中還面臨與互聯網公司的競爭。記者了解到,互聯網公司待遇往往高于車企,導致相關人才更加偏愛互聯網公司。

行業亟需復合型人才

企業的轉型和行業的發展需要大量人才支撐。對于新能源汽車行業人才出現的巨大缺口,多位業內人士建議,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門應盡快調整車輛工程專業課程設置,同時還要進一步擴大計算機方向的招生比例,有效解決人才供給與企業用人需求之間的矛盾。

近年來,不少高校調整了人才培養方向。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新設了“智能車輛工程”專業,全國一些高校也陸續對車輛工程專業和課程體系做出調整。例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新增了智能制造專業,北京理工大學增設了人工智能專業,北京工業大學新增了智能制造相關專業。還有地方出臺了對于新能源汽車人才的福利政策。今年2月,上海市出臺的《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實施計劃(2021-2025年)》明確,對符合條件的新能源汽車領域國內外優秀人才,按照有關規定給予直接落戶、人才獎勵等支持。

在崔東樹看來,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需要復合型人才,需在掌握傳統車輛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計算機方面的能力。同時,在他看來,人才招聘中,高薪在未來并不是決定性因素,長期來看,企業未來的發展前景、良好的口碑等方面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袄吓栖嚻笠矐獙W習新造車企業,可以創造更加優良的工作環境,改變其中的一些流程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新能源車市悄然開打價格戰
人民網丨新能源汽車“加速跑”系列報道: 新能源汽車下
千億大市場 多家企業提前搶占HEV賽道
慘淡!這類新能源汽車無人問津:越便宜越不敢買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