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產業動向 >> 正文
企業落實“雙碳”目標時,如何平衡經濟效益和綠色效益?
來源:澎湃新聞 時間:2021/6/29 7:52:09 用手機瀏覽

企業在落實碳達峰、碳中和過程中,如何平衡經濟效益和綠色效益?
在6月23日的2021南京創新周·即聯即用中國創新生態大會期間,美國馬里蘭大學博士、耶魯大學博士后邱林對澎湃新聞表示,碳排放的“開關”在企業手里,企業減排最終落到產品上,這就涉及到企業產品的碳核算全生命周期分析。對企業而言,完成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核算后了解企業碳資產和碳排放架構,制定減排計劃,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速度最快的方式。此時每個碳排放環節所相關聯的生產制造成本或減碳成本也比較清楚。而不做產品價值鏈的碳排放分析,減排相對比較盲目。
從國際標準上看,邱林介紹,目前歐洲、美國有較為成熟的企業產品碳排放標準,我國還沒有一套比較完善的標準可以計算企業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并將計算后的結果用于國際市場。
“中國的產品要出口要走出去,目前還都是按照國際的標準計算!鼻窳直硎荆覈臉藴屎蛧H上還未完全接軌,未來我國急需要做的是制定企業產品的碳核算全生命周期評估標準,用國內的標準衡量后,在國際市場得到認可。
邱林介紹,不同于MRV(源自《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及核算國家碳排放的IPC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制定的IPCC清單指南)這兩大不涉及產品的監測與核算體系,企業產品的碳核算全生命周期評估標準更加細化。比如一瓶礦泉水、一個杯子,再比如風力發電、光伏板等新能源設備,生產制造每一個產品都會產生碳排放,那么碳排放的計算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對企業而言,在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的過程中,如何平衡經濟效益和綠色效益?邱林表示,這是企業一定會面臨的問題,解決的關鍵在于分析產品的價值鏈、碳排放和成本效益。
“要很詳細分析產品從原材料采購,到生產加工,到后期運輸,到最后的使用,這都在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里。分析哪一塊的碳排放最高,在哪一塊減排投入的成本可能比較少而減排效益比較高,就從這個地方入手!
邱林認為,對企業來說,這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速度最快的方式。碳核算后了解企業碳資產,制定減排計劃。如果不做產品價值鏈的碳排放分析,企業的減排相對來說比較盲目。
碳排放有可能在產品價值鏈的前端,也有可能在使用端。一個極端的例子是,車企97%~99%的碳排放不在生產制造,而在前端和后端、上游和下游,車企要減排就必須控制價值鏈的上游和下游。
“所以企業必須要對產品進行很詳細的分析,產品詳細分析完了,基本上企業的碳排放架構就比較清楚了,每一個碳排放環節所相關聯的生產制造成本或減碳成本也比較清楚。”
至于減排技術,邱林表示,這不是特別大的問題,只要有市場、有需求,中國的技術創新速度非?。目前碳核算也在逐步走向數字化,很多企業從今年開始已經布局碳核算和碳評估的數字化工具,這有助于我國實現“雙碳”目標,“因為目前碳核算、碳評估還是以人工咨詢為主,將來數字化工具出來之后,會有很大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儲能中標丨中國核電“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儲能產業
碳達峰與碳中和的百萬億生意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大力支持新能源與儲能發展
兩部門就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公開征求意見
鋼鐵PMI環比下降:碳達峰目標下,環保限產政策再度從嚴
高瓴資本張磊中發高談碳中和機遇:綠色股權投資正當其
兩會提到的碳達峰、碳中和意味著什么?怎么突然就火了
碳達峰路線圖浮現,新能源、節能環保等萬億級市場將開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