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產業動向 >> 正文
千億大市場 多家企業提前搶占HEV賽道
來源:電池中國 時間:2021/5/13 23:12:39 用手機瀏覽

2020年,中國HEV混合動力車型上險量為41.1萬輛,只占當年乘用車銷售總量的2.04%。與發展態勢如火如荼的純電動汽車相比,HEV受到的關注確實較小,且量也不多。

但是,HEV未來幾年的市場發展潛力可能會超出很多人的認知,并且已經有不少電池企業嗅到這一商機,提前進行布局。

2020年11月,《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 2.0》(下稱“節能路線圖2.0”)對外發布。節能路線圖2.0提出,到2025年HEV占傳統能源乘用車的50%,2030年占75%,2035年傳統能源乘用車新車將100%混動化。

節能路線圖2.0一方面積極肯定了HEV車型的市場價值和推動節能汽車轉型的途徑;另一方面,也是給各大傳統車企積極發展節能車型提供了信心和政策依據。

根據行業機構測算,2025年我國汽車銷量將達到3200萬輛,除去新能源汽車在2025年占比20%的目標,作為替代傳統燃油乘用車的HEV車型,年銷量有望達到1000萬輛,市場空間接近1000億元。

一行業人士對電池中國網表示,HEV是一種駕駛感非常好的技術路線,節油、動力好、噪音小,以前HEV車型制造成本和技術難度較高,且得不到政策支持,所以很少有車企愿意去做。近兩年隨著制造成本下降,技術有了突破,且政策也認可了,很多車企開始切入進來。

據電池中國網了解,節能技術路線圖2.0發布后,長城、廣汽、吉利、比亞迪、東風、一汽、長安、五菱等多家國內車企紛紛發布了相關車型或車型研發平臺。

另外,從全球來看,國際車企、電池企業也在加碼HEV電池的布局。近日,現代汽車集團表示,將與SKI深化合作,共同研發混合動力汽車(HEV)電池,爭取2024年投用。

日本老牌HEV電池企業GS湯淺近日宣布,計劃將其HEV鋰電池產能至少增加一倍,目前正在建設第二座電池工廠,計劃于2022年投產。據悉,GS湯淺現有年產2000萬只HEV鋰電芯的生產能力,新工廠投產之后其總產能有望達到5000萬只/年。

此外,豐田、本田、日產、沃爾沃等外資品牌紛紛增加HEV車型在節能車型中的比重,以及在華市場的布局。

作為HEV車型的關鍵零部件,HEV電池也愈加受到關注。國內包括欣旺達、億緯鋰能、蜂巢能源、科力遠、寧德時代、萬向一二三等在內的多家電池企業已經在布局這一領域,陸續推出HEV電池。在技術路線上,據電池中國網了解,除了科力遠選擇鎳氫電池外,其它動力電池企業在HEV電池上主要選擇鋰電池,電池形狀既有方形,也有軟包。

自主車企陸續入局 HEV車型或將起量

事實上,過去幾年國內HEV車型不受重視,除了技術、成本等因素外,相關車型無法獲得補貼,未得到政策支持也是重要原因。

近幾年,新版“雙積分”政策引入低油耗車型概念,并逐步加大對低油耗車在新能源積分核算中的優惠力度,以及節能技術路線圖2.0發布后,自主車企加快了對混動系統技術與應用的拓展步伐。

國家工信部發布的最新一批(343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中,長城汽車申報了一款HEV車型——瑪奇朵。據了解,長城汽車的坦克300、哈弗赤兔等車型,也將會推出HEV版本。

此外,長城汽車還于去年12月,對外發布了長城檸檬DHT混動技術,未來將基于該技術推出多款HEV車型。

國內另一家自主品牌——比亞迪,也推出了DM-i技術,開啟節能混動車型的大幕。

據了解,廣汽也在布局HEV專用平臺車型,并且已經啟動A9E車型項目的研發設計;吉利汽車旗下專用HEV車型開發的PMA平臺項目也在穩步推進中。

在政策引導、倒逼,市場驅動和技術突破下,長城、比亞迪、吉利、一汽、廣汽、長安等國內主流車企紛紛切入HEV賽道,預計也將會引領更多車企加入,未來HEV車型將逐漸替代傳統能源乘用車。

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市場HEV車型上險數量為41.1萬輛,其中豐田中國工廠產HEV就達21.04萬輛,占中國市場產HEV上險總數的一半以上。隨著多家車企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切入這一賽道,預計無論是國產HEV車型產銷量,還是市場自主品牌占比都將得到提升。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市場HEV節能乘用車銷量約為11.6萬輛,同比勁增147%。

多家電池企業提前布局 備戰HEV電池大市場

據了解,過去HEV電池主要由松下、GS湯淺、PEVE、LG新能源和三星SDI等幾家日韓電池企業“壟斷”,國內也只有科力遠“捆綁”豐田在做HEV電池。

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市場HEV車型動力電池供應量只有20萬套左右,電池企業整體在HEV電池領域的布局相對滯后。

另外,從技術路線上來看,近幾年隨著這一市場的崛起,以及鋰電池技術的提升和成本的下降,多家鋰電池企業也開始切入這一市場,且采用性能更為優異的鋰電池,與傳統日系的鎳氫電池技術路線有所區別。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當前BEV動力電池市場競爭激烈,為尋求差異化競爭優勢,欣旺達很早就在國內率先布局了HEV電池技術路線。同時得益于較早布局和技術優勢,目前欣旺達已經獲得吉利、廣汽、東風柳汽的訂單;在國際市場,因全球主流車企對HEV車型配套的放量,欣旺達還進入雷諾、日產等車企供應鏈,相關訂單金額超過百億元。

國內另一家已經打入國際HEV車型供應鏈的企業是億緯鋰能。今年2月,億緯鋰能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了捷豹路虎發出的供應商定點信,定點項目名稱為“20Ah MHEV Battery”。同月,億緯鋰能還宣布斥資26億元用于建設xHEV電池系統項目(一期)。

今年3月,蜂巢能源也首次對外發布了HEV電池。據蜂巢能源介紹,其推出的是軟包無模組HEV電池,特點是工藝性、循環壽命非常好,且采取的是低散熱設計,可以用風冷來冷卻,如在RT 3C/3C 30-80%SOC條件下循環壽命可達40000次,產品具備高安全性、循環壽命高、功率密度高、成本低即“三高一低”特性。

根據規劃,蜂巢能源的第一條HEV產線將在今年9月量產,可滿足3萬輛車的電池配套需求,到2022年年底形成滿足10萬輛車的HEV電池產能。“從蜂巢能源來講,我們深刻看好HEV電池未來的發展,這是一個藍海市場,蜂巢未來肯定要深耕的!狈涑材茉炊麻L兼CEO楊紅新表示。

據悉,寧德時代也已經悄悄在HEV電池市場進行布局,并且已為國內部分車企供貨。寧德時代2020年年報顯示,公司2020年對外供應的HEV電池,電芯能量密度在100~130Wh/kg,可實現1C~50C放電。

相信,隨著政策的認可與引導,車企的積極推動,HEV電池將迎來發展機遇。尤其是在節能路線圖2.0的高目標帶動下,這一市場的增長潛力和速度預計會超出很多人的想象。相信,除了上述電池企業已經展開攻勢,積極搶占這一賽道,未來也會有更多企業入局。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功率型電池,HEV電池的制造難度要高于純電動汽車用電池,從制造過程、質量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都有很高要求,也更加考驗企業的“硬實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合肥、蔚來規劃100 萬輛電動汽車產能新園區開建 先期投
慘淡!這類新能源汽車無人問津:越便宜越不敢買
德系三強BBA全力備戰電動化
年需求將超150GWh 大眾未來動力電池成本花費超240億美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