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組織電力企業,聯合開展有關電力發展規劃、煤電產能過剩風險、電力市場建設、新能源與儲能發展、電力企業經營困難等33項行業重大問題調研,提出的多項意見建議得到有關部門采納。
過去5年,是全國能源系統深入貫徹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的5年,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不斷完善。過去5年,也是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第六屆理事會銳意創新、砥礪奮進的5年。
第六屆理事會成立以來,中電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為指引,以建設“國內領先、國際一流”行業協會為目標,堅持“立足行業、服務企業、聯系政府、溝通社會”的功能定位,堅持以會員需求為導向的服務理念,緊跟行業和企業發展新趨勢,積極建設行業智庫,精心打造服務品牌,持續深化國際合作,以“5A”社團標準不斷完善內部治理,為促進電力工業高質量發展作出了新的貢獻。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創建5A社團組織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社會組織快速發展,已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黨的工作和群眾工作的重要陣地。5年來,中電聯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為圓滿完成各項工作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和組織保障。
“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是中電聯在章程中新加入的內容。為確保正確的政治方向,中電聯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認真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堅持把學習教育與推動電力工業高質量發展、推動自身可持續發展相結合,做到全方位動員、全覆蓋推進。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由中電聯擔任組長單位的國務院國資委扶貧工作第十三協作組被評為“好”的最高等級,譜寫了行業協會落實黨中央脫貧攻堅工作的新篇章。
2015年,中辦、國辦印發《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總體方案》,明確要求行業協會商會“去行政化”。中電聯認真落實國家脫鉤改革要求,按期完成與行政機關脫鉤改革任務,黨組織關系由國家能源局轉至國務院國資委。在社會組織創新治理的新形勢下,為規范協會法人治理結構,2018年、2019年兩次召開臨時會員代表大會,調整會員結構及理事、常務理事結構,選舉產生監事會;制定理事會、理事、監事履職管理辦法,保障協會高效規范運作,內部治理不斷規范,加快推進社會化、市場化轉型。
為更好地實現建設“國內領先、國際一流”行業協會目標,中電聯全面開展5A級社會組織創建工作,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全會動員、全員參與,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發展,全面提升了專業辦會能力和規范運作水平。2021年3月4日,中電聯被評為2019年度5A等級全國性社會團體,在建設會員信賴、政府支持、社會認同的行業協會征程上邁入新的里程碑,鞏固和強化了中電聯的行業領先地位。
打造行業權威智庫
有效發揮參謀助手作用
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電力行業任重而道遠。過去5年,中電聯圍繞能源安全和創新發展,積極研判行業發展重大問題,組織電力企業開展調查研究,打造高端智庫,多方建言獻策,反映行業訴求,服務國家能源決策,促進電力行業可持續發展。
5年來,組織電力企業,聯合開展有關電力發展規劃、煤電產能過剩風險、電力市場建設、新能源與儲能發展、電力企業經營困難等33項行業重大問題調研,提出的多項意見建議得到有關部門采納。提出實施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造的建議,得到國家能源局采納,2016年火電靈活性改造試點啟動。提出促進西南水電消納的建議、解決棄水棄風棄光問題實施方案,有關內容得到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采納。
2018年,中電聯組織開展了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期評估及滾動優化研究,形成了《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期評估及滾動優化》報告,促進了有關重點電力工程項目的審批;受邀參加國務院國資委“十四五”全國國資規劃、國家能源局“十四五”能源規劃編制工作。開展全國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政策落實情況第三方評估,受到工信部高度肯定,報送國務院領導圈閱;提出關于國家減稅降費政策、中美經貿摩擦對電力行業的影響及建議上報國務院!昂穗姲l展問題”報告對政府重啟核電建設、合理把握核電建設節奏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積極反映新能源補貼拖欠、煤價高企等問題,對推進新能源發展、保障重點地區電煤供應起到了積極作用;向國家有關部門反映部分地區電網企業嚴重虧損的情況,提出穩定電網企業效益的建議,受到國務院國資委充分肯定。
為真實客觀反映發電側電煤采購價格水平及變動趨勢,中電聯編制發布中國電煤采購價格指數(CECI),形成沿海指數、進口指數、采購經理人指數、曹妃甸指數等4個指數產品,填補了我國需求側電煤價格指數空白,成為企業電煤采購的重要指標,并被國家發展改革委納入電煤中長期合同定價機制。
深耕細作專業服務
彰顯行業品牌效應
以會員服務為導向,是中電聯始終不變的服務宗旨。5年來,中電聯緊跟行業發展新形勢,主動服務能源電力轉型升級,加大工作創新力度,積極服務企業發展新需求。先后成立電動汽車與儲能分會、售電與綜合能源服務分會、電能替代產業發展促進分會、燃料分會,并籌建電力市場分會、法律分會,不斷完善服務體系。
5年來,組織編制發布電力標準1652項,每年制修訂各類標準超過400項;經國家標準委批準,中電聯成為首批團體標準試點單位,圍繞能源互聯網、電動汽車充電設施互聯互通、太陽能發電、配電網、能源管理等熱點及國家重點支持領域,發布中電聯標準438項,下達編制計劃1145項;牽頭組織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建設,智能電網創新基地已獲批,直流輸電及電力電子技術、發電國際標準化兩個創新基地正在籌建。國家標準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由中電聯提出的《關于加強能源互聯網標準化工作的指導意見》,有力地推動了新科技革命與電力融合方面的標準工作。
5年來,中電聯不斷深化行業專業服務,開展電力可靠性數據統計分析等技術服務工作,定期發布全國主要城市供電可靠性等指標,編制電能質量評價管理工作組織實施方案,協同電力企業做好世界銀行和國家發展改革委營商環境評價中“獲得電力”有關指標報送工作。發揮技術優勢,修訂《電力建設工程定額和費用計算規定(2018年版)》,編制輸變電、火電、風電、光伏發電等工程質量檢查大綱及標準化清單,完成多項國家重點試驗示范工程、百萬千瓦火電機組工程質量監督工作。主動適應國家職業資格目錄調整新形勢,實施電力行業從業人員技能等級證書制度,積極培育“大國工匠”。受國家發展改革委委托,開展電力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編制電力行業“十三五”信用體系建設發展規劃,制定涉電力領域信用管理辦法和評價規范,發布的《信用電力自律公約》成為全國信用承諾書行業類示范樣本。
搭建平臺、推進合作,中電聯切實發揮了行業協會橋梁紐帶作用,組織全國電力行業職業技能競賽,電力創新獎、先進會員企業和先進個人評選,全國火電機組能效水平對標活動被列為全國能源化學地質系統11個重點勞動競賽之一。每年舉辦經濟形勢與電力發展分析預測會、中國國際電力設備及技術展覽會、中國電力主題日、電力技術經濟高端論壇等活動,促進行業企業全方位交流合作。
落實“一帶一路”倡議
助力國際合作持續深化
在當前發展形勢下,電力企業需要更多“走出去”的機遇。中電聯深入貫徹落實“一帶一路”和全球能源互聯網建設中國倡議,主動參與全球能源治理,深化電力產能國際合作,搭建溝通平臺,加強電力企業間國際合作業務交流,積極服務電力企業“走出去”。
2017年,中電聯舉辦了“加快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服務‘一帶一路’建設”論壇,大力宣傳全球能源互聯網理念;發起舉辦“東北亞區域電力聯網和合作論壇”,已形成年度交流機制,實現與大圖門倡議(GTI)的融合。2018年,經國務院批準,中電聯成功申辦2022年第24屆亞太電協大會,并承擔2021-2022年亞太電協秘書處工作,并再次當選為亞太電協執委會委員。
中電聯牽頭成立的中國電力國際產能合作企業聯盟,被納入國家整體推進國際產能合作協同工作機制與項目對接機制,制定發布《電力行業國際產能合作指引》《電力行業企業合作管理規范》,積極引導電力企業有序參與境外項目及產能合作。電力工程質量監督服務首次走出國門,承擔“一帶一路”建設重要項目——孟加拉國帕亞拉2*660兆瓦燃煤電站工程質量監督任務。簽訂越南、馬爾代夫、玻利維亞有關電力項目咨詢服務合同,技經咨詢服務邁出 “走出去”步伐。成立中電聯—國際能源憲章聯合研究中心,聯合發布多項合作研究成果。
在加強國際合作的過程中,中電聯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與日本電動汽車用快速充電器協會簽署了電動汽車充電設施領域技術和標準合作諒解備忘錄,列入中日政府間第三方市場合作清單,日方未來的充電接口標準也將采用中國方案;在中電聯團體標準基礎上,提出的《電動汽車充電漫游信息交互第一部分:通用要求》,獲得國際電工委員會(IEC) 通過,成為國際標準;《風電場和光伏電站并網符合性評價方法》等3項標準已獲得立項。在第83屆IEC大會上,中電聯組織國內專家參與了10個技術委員會年會,提出的19項國際標準提案均獲得通過,搶占國際標準制高點,提升了國際影響力。
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展望了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明確了“十四五”時期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行動指南。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在能源電力轉型發展的新時期,中電聯必將大有所為,為助力行業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為我國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貢獻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