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世紀的可替代能源之一,生物質能占到全世界總能耗的15%,數量相當巨大,是21世紀能源供應中最具潛力的能源。因它來自自然界,無污染,同時又是可再生能源而引起各國的重視。根據EL Insights于2010年9月發布的報告,從2010年到2015年,全球生物制造市場預計將從5 729億美元增加至6 937億美元,相當于在此期間的復合年增長率(CAGR)為3.9%。在今后幾年,生物質在生物發電、生物燃料和生物產品部門應用領域將大幅增長,生物質發電的市場價值將從2010年450億美元增加到2020年530億美元。
世界生物質能協會主席Heinz Kopetz博士表示,由于各國氣候、土地利用情況不同,生物質能源生產及利用水平差別也很大。為了促進可再生能源的發展,許多國家制定了相應的發展戰略和規劃,明確了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如美國、瑞典、丹麥、印度、巴西、歐洲等國已走在世界前列。
美國國會于2008年5月通過一項包括加速開發生物質能源的法案,要求到2018年后,把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燃油消費量減少20%,代之以生物燃油。據《2010年美國能源展望》,到2035年美國可用生物燃料滿足液體燃料總體需求量增長,乙醇占石油消費量的17%,使美國對進口原油的依賴在未來25年內下降至45%。
瑞典是世界上道路交通最不依賴于化石燃料的國家之一,據報道,2009年,瑞典政府批準了一項計劃,到2020年將使可再生能源達到該國能源消費總量的50%。此外,該國旨在到2030年使其運輸部門完全不依賴于進口化石燃料。根據瑞典生物能源協會(Swedish Bioenergy Association)統計,瑞典從生物質產生的總的能源消費在2000~2009年期間已從88 TWh增加至115 TWh。而在此期間內,基于石油產品的使用量已從142 TWh減少至112 TWh。至2009年,生物質已超過石油,成為第一位的能源來源,占瑞典能源消費總量的32%。
丹麥正準備在全國前5大城市,逐步減少并淘汰燃煤發電站,要求發電站進行技術改造,使用生物燃料替代煤和燃油,作為城市生產和生活的主要能源來源。
印度于2004年開始了石油和農業領域的“無聲革 命”,制訂了2011年全國運輸燃料中必須添加10%乙醇的法令。
巴西所有汽油中都強制加入了25%的乙醇,2010年起所有普通柴油中生物柴油的比例也達到5%,提前三年進入B5時代。憑借生物能源這張王牌,巴西政府表示有信心實現到2020年減排36%的目標。
歐洲委員會于2010年5月表示,已采取積極步驟來改善歐盟的生物廢棄物管理,并以此取得大的環境和經濟效益。生物可降解花草、廚房和食品廢棄物等每年產生的城市生活垃圾為8 800萬噸,對環境有可能造成重大的影響。但它也可作為可再生能源和循環再用的材料。來自生物廢棄物主要的環境威脅是生成甲烷,它是一種溫室氣體。如果生物法處理廢棄物實現最大化,就可大大地避免溫室氣體排放,估算到2020年可相當于1 00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分析指出,歐盟運輸業2020年可再生能源目標約1/3將可望通過使用來自生物廢棄物的生物氣體來得以滿足。
在利用生物質能方面歐洲取得了很多驕人的成績。2000年到2004 年間,歐洲利用生物質能的發電量從40% 增加到了68%,F在,一項針對歐洲水平的新政策正在籌劃當中,將對生物質能的開發產生巨大影響。歐洲生物質能協會預計2020年生物質能的貢獻將會從現在的72百萬噸增長到220百萬噸油當量,這是生物質能發熱和發電的最大比例,相當于生物燃料的15%。 只有改變現在的農業政策,調整熱能供應系統,才能實現這些目標。熱能市場非常重要,在歐洲50% 的最終能源都流入了熱能市場,而生物質能和生物燃料相比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生物質能在被看作局部或區域性的能源被利用時,可以發揮最大的優勢。新能源系統的將來依賴于高效率的太陽能供給的一步步的推廣——所有的可再生能源將會起到作用,生物質能將成為新能源系統的支柱之一。在2013年04月22-23日于上海遠洋賓館將要召開的“ 2013中國 (國際) 生物質能源與生物質利用高峰論壇(簡稱BBS 2013) ”上世界生物質能協會主席Heinz Kopetz博士將應邀出席,詳細介紹世界生物質能源發展利用現狀及未來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