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原油期貨價格3月23日再現大幅下挫,較近期高位已跌去近13%。3月31日24時,國內成品油零售限價下調概率較大,成品油零售限價或止步“九連漲”。
疫情的反復及歐洲疫苗接種進程緩慢再次給原油消費復蘇前景蒙上陰影。截至23日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5月交貨的WTI原油期貨價格下跌3.80美元,收于每桶57.76美元,跌幅為6.17%;5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3.83美元,收于每桶60.79美元,跌幅為5.93%。
現行的成品油價格機制規定,國內汽、柴油價格根據國際市場原油價格變化每10個工作日調整一次,調價生效時間為調價發布日24時。
國內能源資訊機構卓創成品油分析師邊晨認為,本計價周期,產油國減產會議的利好動能陸續消耗。加之由于疫苗接種進度緩慢,傳染力更強的新冠病毒新變種的傳播,迫使多國重新采取嚴格的封鎖措施,市場對未來原油需求擔憂增加。另外,美國原油庫存連續第四周增加,同時美俄關系緊張,制裁與反制裁的預期又引發俄羅斯石油供應增加的憂慮,也對市場形成利空。
多重利空因素疊加下,國內參考的原油變化率由正轉負。根據卓創資訊測算,截至3月23日收盤,國內第5個工作日參考原油變化率為-4.89%,對應汽柴油下調240元/噸,調價窗口為3月31日24時。距離調價窗口還有5個工作日,后期來看,國外疫情仍然嚴重,給經濟和需求恢復帶來不確定性,原油需求難有明顯改善,另外歐佩克及其減產同盟國可能整體增產也將對油價形成打壓。
3月17日24時的上一輪調價中,國內汽、柴油價格(標準品)每噸分別提高235元和230元,出現2013年新定價機制實施以來的首次“九連漲”。
按照目前情況判斷,機構預計3月31日24時,國內成品油零售限價下調概率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