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產業動向 >> 正文
五部門發文對風電光伏行業加大金融支持,緩解新能源補貼拖欠
來源:澎湃新聞 時間:2021/3/16 7:03:14 用手機瀏覽

近日,國家發改委聯合財政部、央行、銀保監會和國家能源局聯合下發了《關于引導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促進風電和光伏發電等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通知》。針對可再生能源行業長期存在的痛點——補貼拖欠問題,《通知》給出了新的解決思路:已納入補貼清單的可再生能源項目所在企業,對已確權應收未收的財政補貼資金,可申請補貼確權貸款。同時,通過核發綠色電力證書方式適當彌補企業分擔的利息成本。
多年來,中國可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令全球矚目,開發利用規模不斷擴大,累計裝機規模居世界首位,已基本具備與煤電等傳統能源競爭的條件。財政補貼為可再生能源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但由于補貼資金來源不足、行業發展初期一些企業或地區非理性投資等原因,補貼資金缺口越滾越大,而補貼的長期拖欠又令全行業負重前行。
截至2019年底,可再生能源電價補償缺口累計達到3000億元以上。據測算,目前當年征收的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為當年電價補貼需求資金一半左右。
近兩三年來,光伏行業民企出現甩賣光伏電站的熱潮,原因之一就是深陷補貼拖欠困局、資金鏈緊張。如何徹底解決巨額且不斷增加的存量項目補貼缺口,已成為影響行業長期發展的關鍵問題。光伏行業多位全國人大代表曾呼吁,通過發行特別國債、提高電價附加征收標準來解決補貼缺口。對此,財政部在2019年給出明確回應:這兩種方法基本不可能執行。
《通知》稱,我國實現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和努力爭取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任務艱巨,需要進一步加快發展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等可再生能源。采取措施緩解可再生能源企業困難,促進可再生能源良性發展,是實現應對氣候變化目標,更好履行我國對外莊重承諾的必要舉措。
針對現金流緊張的現象,《通知》提出,對短期償付壓力較大但未來有發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企業,金融機構可以按照風險可控原則,在銀企雙方自主協商的基礎上,根據項目實際和預期現金流,予以貸款展期、續貸或調整還款進度、期限等安排。金融機構以審核公布的補貼清單和企業應收未收補貼證明材料等為增信手段,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以企業已確權應收未收的財政補貼資金為上限自主確定貸款金額。申請貸款時,企業需提供確權證明等材料作為憑證和抵押依據。
簡單來說,對于那些現金流緊張、生產經營出現短期困難的可再生能源企業,可以用“應收而未收”的財政補貼證明來換取貸款。
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時璟麗分析稱,2020年出臺的系列政策,已經為補貼確權貸款提供了實施基礎。
去年內,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聯合出臺了一系列涉及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的有關政策,將國家審核可再生能源項目電價補貼資格的目錄制,改為由電網企業發布合規項目清單制,保證了符合政策規定的項目獲得補貼資格,增加了清單項目發布頻次,項目并網發電到進清單時間大為縮短,進清單的項目具有了獲得補貼確權貸款的基本資格。對風光生物質分項目類別、分資源區規定合理利用小時數、補貼年限、全容量并網認定方式,明確了各個項目的收益邊界條件,可再生能源企業和金融機構均可據此測算實際現金流、預期現金流、應收未收財政補貼資金量,從而進行既有貸款調整或補貼確權貸款安排。
根據《通知》,對于補貼確權貸款,首先由相關可再生能源企業自行確定是否申請,銀行根據與企業溝通情況和風險評估自行確定是否發放確權貸款,銀企雙方自主協商貸款金額(上限為企業應收未收的財政補貼資金)、年限、利率等。鼓勵企業優先與既有開戶銀行溝通合作,但仍以自愿原則,不限于既有銀行。
《通知》還首次提出補貼資金封閉還貸和用綠證交易還息機制。
也即,企業當年實際獲得的補貼資金直接由電網企業撥付給企業還貸專用賬戶,不經過企業周轉。這降低了銀行運行風險,也有利于企業獲得更好的補貼確權貸款條件。
同時,為緩解企業承擔的利息成本壓力,國家相關部門研究以企業備案的貸款合同等材料為依據,以已確權應收未收財政補貼、貸款金額、貸款利率等信息為參考,向企業核發相應規模的綠色電力證書,允許企業通過指標交易市場進行買賣。在指標交易市場的收益大于利息支出的部分,作為企業的合理收益留存企業。
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易躍春認為,《通知》重點針對部分可再生能源企業受補貼資金滯后影響出現的資金緊張問題,通過統籌能源、財政、金融等相關領域政策支持,為企業紓困、保持發展后勁,體現了國家對行業發展的鼓勵和支持,將有利于推動新能源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他提醒稱,《通知》提出發揮綠證的環境價值屬性,用于彌補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的利息分擔,有利于解決企業后顧之憂,從而有效推動補貼確權貸款政策的落地實施。具體綠證核發和交易方案,建議依據國家綠證交易管理規定和企業利息分擔需求,經研究推進。
一位協鑫新能源內部人士向澎湃新聞表示,上述金融支持政策務實且具備可操作性。根據文件,對于項目既有貸款,在銀企雙方自主協商的基礎上,進行貸款展期、續貸,或調整還款進度、期限等。同時支持金融機構對補貼確權貸款。“這將很大程度上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成本高的問題。同時電站估值的邊界條件也逐漸清晰明確。”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金風科技武鋼:建議新能源基地周邊直接發展循環經濟產
內陸核電未“破冰”,江西彭澤核電廠址“變身”光伏電
可再生能源補貼正式收口,項目達到發電總額或年限后補
千年古縣里的風電樣本:人口稠密平原能成為平價風電新
2020,晶科重燃光伏戶用屋頂市場
正方反方 | 疫情對海上風電到底影響幾何?
雜談:對綜合能源服務的一些感受和思考
新時期我國新能源發電發展現狀分析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