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電池的技術進步取決于材料。國產關鍵材料能否突破,對于國內燃料電池行業未來發展非常關鍵。去年9月落定的“以獎代補”政策鼓勵燃料電池關鍵材料自主化程度提升,給予了國產關鍵材料催化劑、質子交換膜、氣體擴散層發展信心,也推動著相關企業加碼布局。
(來源:微信公眾號“高工氫電” ID:weixin-gg-fcev)
入局者逐漸增多,領先企業加碼擴張
高工產研氫電研究所(GGII)發布的《2021年中國氫電產業發展藍皮書(1.0版)》顯示,目前燃料電池關鍵材料企業在全國范圍內都有分布:
隨著燃料電池行業前景逐漸明朗,以及技術的進步,部分領先關鍵材料企業開始了擴張進程。
催化劑領域,2020年濟平新能源年產能2噸的催化劑批量化產線落戶廣東佛山;作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直屬研究院(現屬于集團專業公司序列成員單位),深圳航天科技創新研究院(下稱“深航院”)聯合研發中心于2019年設立了燃料電池催化劑聯合研發中心,主要從事鉑炭(Pt/C)催化劑和鉑鈷(Pt-M/C)合金催化劑和下一代新型產品的研發。目前深航院已建設1200㎡場地作為催化劑中試生產線,掌握了公斤級Pt/C催化劑產品和Pt-M/C合金催化劑產品的關鍵技術,現已具備日交付3-5公斤的能力。
質子交換膜領域,2020年東岳未來氫能完成了高達3億元的融資,同時150萬平米質子交換膜生產線一期工程也正式投產;2021年2月,科潤年產100萬平米質子交換膜項目奠基儀式舉行。
氣體擴散層領域,通用氫能已建成國內第一條卷對卷連續化生產GDL產線,年產能10萬平米。為滿足越來越多的客戶需求,2021年下半年公司將新建年產能40萬平米的新產線;2020年4月,上海華誼與與VIBRANT EPOCH LTD.正式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在中國建立“氣體擴散層用碳紙/碳布”生產基地。
關鍵材料應用逐步推進
由于技術門檻高、國內企業起步時間晚,國內催化劑、質子交換膜、氣體擴散層的主要市場份額被國際企業所占據,近年來隨著國內企業產品技術的精進,這一局面有望逐步改變。
催化劑領域,2019年~2020年國內氫燃料電池用催化劑均處于送樣測試、合作開發階段。今年3月12日,濟平新能源官微透露,搭載濟平燃料電池催化劑的車輛實現了長三角和珠三角的多地運行,車型包括重卡、物流車、公交車等;高工氫電巡回調研了解到,深航院產品具有高穩定、高性能、長壽命和全部采用國產化材料的四大特點,整體表現在同等條件下與國外品牌相當,并且未來將持續提升產品性能。
質子交換膜領域,2019~2020年,國產的質子交換膜均處于客戶送樣、測試驗證階段。目前東岳DMR100燃料電池膜已滿足量產車型需求,并獲得IATF16949驗證。在2020年,科潤的質子交換膜NEPEM-3015系列配套的燃料電池發動機通過國家機動車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強檢。GGII預計,2021年國產質子交換膜將實現一定量的商業化上車運行。
氣體擴散層領域,通用氫能從產品的設計、制造工藝和設備匹配,申請了一系列專利,打通了氣體擴散層的整個生產流程,做到自有知識產權的國產化。公司現有兩個系列產品,一款是針對高濕系列產品,另一款是針對低濕系列產品,后續還將推出陰陽極差異化的產品。目前公司產品與國內外數十家企業達成合作意向,也為多家頭部企業提供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