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推上海商業建筑節能
中國合同能源管理投資額大概四分之三都是工業上的,國外大部分是在建筑節能上,且大部分是在政府大樓、學校建筑和醫院建筑上。
在過去的十年里,世行在中國能源這一領域的投入差不多有20億美元,其中90%是節能和可再生能源,F在正在準備的上海長寧區低碳城市項目,大部分是建筑節能。因為上海長寧區是商業區,大部分碳排放是從商業建筑來的。
東方早報:在合同能源管理方面,國內國外有什么不同?
王曉東:大概有兩個。從商業模式上看,中國主要是節能分享型,國外是節能保證型。我看到國內的趨勢也開始轉變,這個也是國外走過的路。
第二個,中國合同能源管理投資額大概四分之三都是工業上的,國外大部分是在建筑節能上,且大部分是在政府大樓、學校建筑和醫院建筑上。
東方早報:為何會有這樣的區別?
王曉東:第一,中國的工業能效水平比國外低,節能潛力比國外大。第二,大多數國外工業企業自己就在做節能,不需要節能服務公司來做節能。而政府樓宇卻是節能服務公司的黃金客戶,因為他們能效很低,又付得起錢。
東方早報:在這種模式的發展中,政府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
王曉東:政府最主要的角色是給整個節能產業的發展做出清晰的政策引向。中國在節能方面的政策力度在全世界是領先的,如果沒有“十一五”、“十二五”的目標,沒有政府出大力量推動節能,就不可能有市場需求。政府在政策上引導,才能打開這一市場。國外,由于樓宇改造比工業改造困難得多,政府就帶頭做節能改造,讓節能服務公司來做節能,但是簽訂的合同還是商業合同。
東方早報:世界銀行未來在中國節能環保這一塊兒還有什么計劃?
王曉東:在過去的十年里,世行在中國能源這一領域的投入差不多有20億美元,其中90%是節能和可再生能源。除了我前面提到的節能項目一期、二期和三期,我們在山東還有節能項目,F在正在準備的上海長寧區低碳城市項目,大部分是建筑節能。因為上海長寧區是商業區,大部分碳排放是從商業建筑來的。
東方早報:是跟長寧區政府合作,還是跟長寧區商業企業合作的?
王曉東:世行的項目都是跟政府合作的,IFC是私有部門,可以跟公司合作。我們的貸款都是貸給政府的。
東方早報:在評估環保項目的時候,世界銀行最注重什么?
王曉東:中國每年向世行借款15億美元。世行在中國的投資是比較有戰略性的,比較創新。中國和世行現在的關系跟以前不一樣了,現在叫合作伙伴關系,可以互相學。通過世行貸款,引進一些新的理念、新的機制。還有就是幫助介紹中國到非洲去合作項目。
第二個,在能源這一領域,我們很注重環境的保護,集中在節能、可再生能源和低碳項目。
第三個,世行的項目要求在技術上和經濟財務上可行,執行機構能力要達到世行的要求,采購、環評社評等要符合要求。
上一頁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