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產業動向 >> 正文
退役鋰電池難題何解?天能股份董事長:規范企業收不到舊電池
來源:澎湃新聞 時間:2021/3/6 7:48:18 用手機瀏覽

新能源動力鋰電池的使用年限一般為5-8年,有效壽命為4-6年,目前第一批投入市場的動力鋰電池已經進入了退役期。澎湃新聞了解到,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執行委員、浙江省工商聯副主席、天能股份董事長張天任建議,進一步支持動力鋰電池再生利用,促進循環經濟。
張天任指出,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數據,2020年國內累計退役的動力電池將超20萬噸(約25GWh),未來幾年,這一數字還會呈現指數級增長,預計到2025年累計退役量約為78萬噸(約116GWh)。這些退役的鋰電池,一些作為電信基站等儲能電源,進行梯次利用;還有一些徹底報廢的鋰電池,進入循環再利用系統,拆解并提煉其中的貴重金屬材料,再生利用。
張天任認為,加強對廢舊動力電池的綜合利用、再生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首先,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鋰電池的正極材料中的鈷、鎳等重金屬元素,電解液中的酸性有機物,負極中的碳材料等,如果處置不當,隨意丟棄,會對水體和土壤造成嚴重污染。特別是重金屬一旦滲入土壤,數十年都難以恢復,從而對生態環境造成極大危害。
其次,有利于保障資源安全。我國鋰資源探明儲量全球第二,但90%左右的鋰資源分布在西部地區,品位偏低,鹵水鋰中含鎂較高,受生產工藝制約,目前仍無法達到大規模生產。每年需要進口大量的電池級碳酸鋰和高純碳酸鋰,2020年累計進口碳酸鋰達50102噸,同比增長71%,對外依存度達75%;鎳的進口依存度在80%以上,鈷的進口依存度更是高達97%。這不僅不利于鋰電池產業的健康發展,也對我國的資源安全也提出了嚴重挑戰。
報廢的動力鋰電池則是寶貴的“城市礦山”,且金屬含量遠高于礦石,將其中的鋰、鈷、鎳等有價金屬加以回收,再生利用,能夠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進口,保障國家資源戰略的安全。
目前,國家非常重視動力鋰電池的再生利用。其中包括工信部發布《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即業界俗稱的“白名單”,截至目前,共有兩個批次27家企業進入了“白名單”。
張天任指出,進入回收處置“白名單”的規范企業,一方面積極履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廣泛建立回收網絡,收集廢舊電池,另一方面加強科技研發,提高處置的技術水平。但調研發現,規范企業在業務開展過程中,面臨三大挑戰和壓力:
一是收不到舊電池。工信部網站顯示,截至2021年1月25日,全國共有13145家動力電池回收服務網點。但實際上,很多退役的廢舊動力電池,并未完全進入規范回收網點,而是流向了非正規渠道,甚至是個人手中,正規回收企業收不到電池。
二是拿不到進項票。由于廢舊電池掌握在個人手中,回收企業在收購時,無法取得相應的增值稅發票,在出售給再生企業時,無法進行增值稅抵扣,致使回收企業稅負過重。不規范的回收企業通過“無票交易”的方式,將電池出售給了小作坊、小煉廠,哄抬廢電池價格,這又進一步削弱了正規企業的競爭力,出現了“正規軍”干不過“游擊隊”的局面。
三是賺不回成本錢。廢舊動力電池中,三元鋰電池的殘值相對較高,而磷酸鐵鋰電池的再生利用價值低。目前市場上存在大量退役磷酸鐵鋰電池,再生企業處置這類電池后,所得到的產品銷售價格有時會低于處理費用,甚至連成本價都收不回來。
據此,張天任建議:
一、嚴格回收再生企業的準入門檻,支持“白名單”企業做大做強。建議由相關主管部門牽頭,出臺《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的配套措施,引導新能源車企、鋰電池生產企業與有處置廢鋰電池資質能力的企業(即“白名單”企業)開展合作;嚴厲打擊把廢電池出售給沒有處置能力的無資質企業或二手經銷商。
二、針對規范回收企業缺少進項票的問題,建議給予稅收抵扣。具體的稅收抵扣辦法為,在終端產品銷售上給予8%的增值稅抵扣,緩解合規企業因采購無票電池帶來的處理成本壓力。
三、建議向合規的磷酸鐵鋰再生利用企業提供政策補貼。針對磷酸鐵鋰電池處理“成本倒掛”的問題,可按1500-2000元/噸的標準給予回收處置補貼或稅收優惠,以提高處置企業處理磷酸鐵鋰電池的積極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新能源車準入條件大幅降低 產業格局面臨劇變
大數據:從三大趨勢看新能源車市前景
新能源車市開啟淘汰賽 用戶成為車企PK的關鍵點?
銷量已世界第一 中國新能源車需要什么新戰略?
去年小汽車保有量首破2億輛 新能源車超10倍增長
新能源車企搶收押金鎖銷量 明年補貼或再降30%
新能源車產能過剩初顯 核心技術仍待突破
上汽集團與寧德時代達成深度合作,布局新能源車行業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