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中國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市場分析 >> 正文
生物質發電多數虧損 原料成本上升是虧損主因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12-10-26 10:37:17 用手機瀏覽

  近日,江蘇省電力行業協會對外表示,該省建成投產的13家生物質發電廠,全數虧損。業內人士認為,回收成本增加、政策扶持力度較小是生物質能發電廠虧損的重要原因。

  在筆者看來,從盈利角度講,農林剩余物生物質發電是依靠國家補貼運行,應該是一個公益性的項目,其本身盈利水平不可能太高。不過整體而言,國內生物質發電企業如果當地資源量符合項目要求、沒有惡性競爭,原料供應模式合理,鍋爐和上料關鍵設備選型科學,完全可以實現7000多小時以上的年利用小時數,能夠有一定的盈利。

  而在實際運作過程中,筆者認為須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才能保證整個產業的健康發展。

  首先是科學布局。根據生物質利用產業原料資源區域性、獨占性強的特點,國家發展改革委在2010年發布了《關于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管理的通知》,明確要求每個縣或100公里半徑范圍內不得重復布置生物質發電廠,避免生物質發電項目不合理布局和燃料惡性競爭現象,對于促進行業健康發展起到很好的作用。

  但是,也有一些地方政府和企業在對行業未作深入分析的情況下,盲目布局,對行業的整體健康發展造成嚴重不利影響。如目前山東與河北邊界已是國內生物質發電布局最密集的區域之一。以山東寧津縣為中心,距離山東樂陵項目直線約38公里,德城區項目約43公里,平原項目約62公里,惠民項目約64公里,陽信項目約68公里,無棣項目約72公里,河北吳橋項目約36公里,南皮項目約46公里。(其中惠民、陽信、無棣已投產,三個項目廠址之間直接距離最近31公里,最遠68公里。)該區域的項目燃料爭奪已呈白熱化,有些電廠因為燃料不足幾乎停產。

  目前山東省發展改革委擬批準寧津小火電改造為生物質發電項目,這種盲目的違規布局,必將使周邊所有項目都陷入困境。生物質發電項目原料分布特點決定了“扎堆”布局必然導致燃料價高質次惡性競爭。布局不合理,地方政府審批部門應該承擔主要責任。

  其次,生物質發電還需要一套好的設備。中國農林生物質原料復雜多樣,品質差異巨大,因此需要一套性能穩定、可靠的燃燒設備,能夠最大限度適應中國多品種、多形態、季節差異大、含水量與熱值復雜多樣等問題的燃料。從國家發展改革委補貼目錄來看,對比采用不同鍋爐的生物質電廠,其發電量、年利用小時數差異巨大。

  我國雖然長期以來積累了很先進的燃煤鍋爐設計制造技術,但是對于生物質專業燃燒鍋爐設計和制造經驗不足。由于草本的農作物秸稈剩余物是“露天秸稈焚燒”的禍首,我們需要在燃燒草本農作物秸稈工業化燃燒鍋爐和上料系統關鍵設備材料選擇、設計和制造技術、成本控制、輔機配套完善等方面取得突破。沒有一套好設備,項目難以保證穩定運行或者效率低、能耗高,盈利就很困難。

  第三,生物質發電需要一套經過實踐考驗的規;镌鲜占蛢\系統。

  在中國,治理秸稈焚燒問題的關鍵不是轉化和利用技術,而是秸稈的收集問題。其核心是基于“秸稈的規;、工業化收集應用產業”拉動秸稈的規;⒐I化收集,才可以持續發展。在沒有解決秸稈的規;凸I化利用之前,“禁燒”不可能治本。

  在中國開展生物質能源的利用,需要突破原有的小農、小規模、小型、戶用的傳統思維模式,走“規;、工業化、產業化、標準化”的路子。這是產業經濟規模的要求,也是中國現在農村勞動力急劇減少、城鎮化快速發展的客觀要求。

  第四,生物質發電還需要科學的管理。生物質發電是“小電廠、大燃料”。生物質發電項目不能像常規火電一樣管理,生物質發電原料的供應、品質等,都會影響電廠的管理和設備的操作。

  農業剩余物生物質發電,其利潤水平不可能像其他高投入、高產出的行業一樣高。國內某些生物發電投資商的高管比投資的項目還要多,科技創新精神差,科技研發投入不足,管理水平低、成本高,發展模式思路多變、屢走彎路、屢交學費,國家補貼更沒有理由為這種不合理管理支出買單。

  第五,生物質發電的科技創新體系亟須完善。生物質能源轉化路線繁多,各領域專家各有所長,經常是各領風騷一兩年,你方唱罷我登場,局部雖有突破,于整體產業發展卻無大建樹。我們必須快速建設以龍頭企業為首的產業實踐與創新體系,以產業為目標,以企業為主體,實現“官、產、學、研、用”五位一體的全行業的創新和發展平臺,因此要堅定不移地貫徹“以產業發展、產業資本來牽動科研和創新往前走”,才能使得產業創新、研究和發展較為緊密地結合起來,踏踏實實地實現既定目標。

  此外,發展生物質發電,還應注意到人工成本上升的因素。生物質發電是農村農民工勞動密集型產業。這幾年,農村勞動力缺乏以及成本上升,致使燃料的加工、儲運、管理環節人工成本在上升。 “農民工、農村勞動力”已經不是低成本的代名詞。我國農村勞動力“紅利”優勢已經逐漸消失。此類價格上升的不可逆轉,就像我們現在不可能再回到每月30元工資養活全家的時代一樣,國家應該考慮予以適當扶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2012年我國生物質產業的發展狀況及數據分析
廣西糖業基地發展蔗渣發電技術 年可節標煤160萬噸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