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創新打造核心競爭力 我國工業節能產業大而不強,缺乏持續創新能力是關鍵因素之一;同時,企業拓展市場空間需要積極探索新型服務模式
研究報告認為,自身能力建設是企業變強的必要條件,節能服務企業自身能力主要包括技術能力、融資能力、設計能力、施工能力、管理能力等。僅就技術能力而言,國際知名的節能公司無一不以技術創新占據產業鏈的高端,這類企業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或者知識產權,多為輕資產、快增長的高科技企業。
賽迪顧問在研究報告中也建議企業以技術創新打造核心競爭力。他們認為,技術創新是節能企業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目前我國工業節能產業大而不強,缺乏持續創新能力是關鍵因素之一。在節能減排的壓力下,耗能單位對節能效果更為關注,企業若能建立同行業的技術壁壘并持續創新,必然能在不斷釋放的工業節能市場中脫穎而出。
隨著國內工業節能政策推力逐漸加大,工業節能市場迅速發展,國內外企業紛紛涌入搶占市場,外資巨頭將并購作為全面切入工業節能領域的方式,與本土企業展開競爭。
閆長樂認為,在能力建設基礎之上,企業拓展市場空間需要積極探索新型服務模式。目前,合同能源管理的商業模式主要包括節能利益分享型、節能量保證型、能源費用托管型、融資租賃型,大部分節能服務合同是4種方式之一或者幾種方式的結合。
他表示,隨著節能服務產業競爭加劇,服務創新模式不斷提升,企業需要積極探索符合我國節能產業市場的新型服務模式,開辟節能服務專業市場,提供專業化服務,拓展發展空間。
提升能力,加強自律 國內外工業節能企業逐漸向提供全套解決方案邁進;一些節能服務公司弄虛作假,給行業健康發展造成嚴重破壞
多而不強是我國節能服務企業的現狀,產業發展仍存在很多問題,融資難首當其沖。由于規模較小、管理不規范等問題,在傳統債務融資渠道中,節能服務企業缺乏可抵押資產,管理不健全造成信用風險高,銀行等資金提供方動能不足;在股權融資渠道中,由于企業規模較小,且往往對單一客戶依賴性較強,企業成長性難以評估,難以從證券市場獲得資金支持,而直接投資者由于無法在短期內對投資進行決策,對解決企業融資難題作用有限。
賽迪顧問認為,發展較為成熟的傳統制造企業更多利用資金優勢收購新技術對自身產品進行技術更新,使其在節能方面更具競爭力。由于工業節能涉及細分領域較多,國內外工業節能企業逐漸向提供全套解決方案的方向邁進,通過大量資金投入并購其他業務類型企業,對產業鏈進行多點布局,以實現企業的整體協同發展。比如,施耐德目前已聯合德力西、阿,m、中材集團等多個企業,實現了在變壓、變頻、余熱利用等多個領域的布局。
賽迪顧問建議企業要結合自身特點制定和完善財務管理體系和行政管理,全面提升企業經營水平。這不僅有利于企業自身長遠發展,也便于金融機構客觀了解企業運營狀況和市場前景,為消除金融機構和節能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成功獲得融資起到重要作用。
閆長樂表示,加強行業自律,建設誠信體系是節能服務產業健康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隨著節能服務產業的快速發展,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一些節能服務公司為獲得市場份額或政府補貼,串通用能單位或節能量審核機構弄虛作假,既給用能企業帶來嚴重損失,也給節能服務市場的健康發展造成嚴重破壞。節能服務市場的誠信體系建設需要政府引導、行業協會協助、企業重點參與。
他認為,行業自律是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要求,只有建立健全行業自律制度,節能服務產業才能有一個健康有序的市場。相對于市場調節和國家干預,行業協會也擔負著行業自我管理的職責,要制定和實施統一的節能服務行業自律公約,對有損行業信譽、破壞行業競爭秩序的企業予以懲罰,把行業引向公正、公平、公開、有序的軌道,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