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節能減排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對能源消耗精打細算,節能服務業也在這一過程中得到迅速發展。同時,一系列鼓勵性政策措施陸續出臺,國家推進節能減排的堅定決心使得節能產業發展面臨良好的政策與社會環境。但欣欣向榮背后,節能服務業發展還有諸如融資難、創新不足等問題亟待解決。
眾多企業布局但整體能力未變強 規模偏小、公司平均節能量偏低等問題明顯
根據中國工業節能與清潔生產協會發布的《2012節能服務公司百強研究報告》(以下簡稱“研究報告”),2009年~2011年,全國節能服務公司數量從502家增到3500家,從業人員從11.3萬人遞增到37.8萬人,節能服務項目投資額從195.32億元遞增到412.13億元,年節能量從952.78萬噸標準煤遞增到1648.39萬噸標準煤。
然而,在節能服務公司數量增多的同時,整體能力并未明顯變強,規模偏小、公司平均節能量偏低等問題明顯。
綜觀這一榜單,排名榜首的中節能科技投資有限公司年度節能量超過58萬噸標準煤,而排名第100位的京城燕達(北京)節能科技有限公司年度節能量僅1046噸標準煤,是第一名企業的1/561。此次評出的百強企業年度節能量總計為288.57萬噸標準煤,占全部節能服務公司節能總量的17.51%。
這些數字充分說明,節能服務產業正在迅速發展,但企業規模參差不齊。根據《“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節能服務業在“十二五”期間銷售額年均增速要保持30%,到2015年形成20家左右年產值在10億元以上的專業化合同能源管理公司。
中節能科技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自強說:“我們已經可以達到10億元的要求,但這個行業內很多公司的發展是不均衡的。我們的業務主要集中在工業領域,如鋼鐵余熱發電等,一個項目少則上億元,多則超過10億元。但是,這個行業內有很多小公司主要進行路燈節能改造等業務,節能量和產值都較低!
對于“到2015年形成20家左右年產值在10億元以上的專業化合同能源管理公司”這一目標,業界還是很樂觀的。
研究報告認為,這些大型節能服務公司將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重點用能企業依托自身優勢組建專業化節能服務公司,大型用能企業具備全面的節能經驗、強大的資金實力和品牌效應,依靠其母公司的品牌、實力和技術優勢,可以迅速形成具有規模效應的節能服務公司;另一方面是在現有節能服務公司中通過重組和并購產生的大型節能服務公司!笆濉焙笃冢S著市場競爭加劇及企業間整合行為出現,新成立的節能服務公司數量將變少,同時一些實力弱小的節能服務公司在市場競爭中將被淘汰。
工業節能市場潛力巨大 現在是企業加快節能技術改造的最好時期,要促使企業發揮內力,變被動改造為主動改造
“十一五”期間,我國工業能源消耗總量逐年增加,由2005年的15.95億噸標準煤增加到2010年的24億噸標準煤左右,占全社會總能耗的比重由2005年的70.9%上升到2010年的73%左右。根據《工業節能“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要比2010年下降21%,“十二五”期間預計實現節能量6.7億噸標準煤。
賽迪顧問在今年4月發布《中國工業節能產業投融資與并購戰略研究(2012年)》中指出,基于我國節能減排工作還存在責任落實不到位、推進難度增大、激勵約束機制不健全、基礎工作薄弱、能力建設滯后、監管不力等問題,近年來國家節能減排政策頻出,通過加大政策力度與相關產業扶持力度,力求加快推進節能減排尤其是工業節能的相關工作。
去年年底,工信部部長苗圩宣布,2012年將下更大力氣推動工業節能減排,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預期目標為下降5%。今年一季度,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95%,工業節能形勢有所好轉。
對此,工信部節能司能源節約處處長余薇表示還不能盲目樂觀,對于全年節能目標任務的完成效果“還要年底再看”。她提醒大家注意,因為去年原定3.5%的節能目標沒有實現,所以今年還要還欠賬,“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正是企業加快節能技術改造的最好時機。因為很多節能技術需要停產改造,而生產旺季的企業很難停下來。市場環境不好的時候,我們要督促企業進行節能改造!
據她透露,工信部與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聯合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促進企業進行產業調整和節能改造,同時也在推動企業加強內部管理,督促重點用能企業建立能源管理的長效機制!艾F在的節能改造大多都是企業被動進行的,我們要想辦法促使企業發揮內力,變被動改造為主動改造,以更好地促進節能工作!
賽迪顧問報告認為,面對“十二五”工業節能指標的重壓,相關重點企業不得不加快自身減排步伐,從而對工業節能技術產品形成自需求端到供應端“自上而下”的剛性需求,促進工業節能產業快速發展。
中國工業節能與清潔生產協會副秘書長閆長樂認為,“十二五”期間,節能服務公司的業務活動仍將以工業領域為主。但“十二五”是新一代移動通信和下一代互聯網等新技術的引入期,視頻、圖像等新業務新應用帶來數據業務快速增長,大規模數據中心的建設使得集成度高、能耗大的設備大量增加,能源消耗隨之增加。因此,通信業將有望成為節能服務業務增長較快的領域。同時在建筑領域,特別是在公共和商業建筑較多的大中型城市,節能服務公司的業務活動也將有所加強。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