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標準化產品 解決擔保難瓶頸
事實上,上述國家“十二五”目標很可能將提前實現。
目前,在國家發改委已經備案了4批節能服務公司,工信部備案了2批節能服務公司,備案數量超過2000家,節能服務業總產值已突破1000億元,樂觀估計節能服務業總產值明年就可達3000億元。
雖然市場前景廣闊,但融資難和擔保難是長期以來制約節能服務市場發展的最大瓶頸。
據興業銀行介紹,節能項目建設所需資金一般由節能服務公司提供,以節能效益分享的形式回收投資,一般需要3到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而節能服務公司自有資金有限,無法滾動承接項目,企業發展受限。另一方面,節能服務公司規模偏小,成立時間不長,雖擁有技術,但缺少土地、廠房等接受程度高的抵押品,加上節能效益難以認定,因此一直以來難以獲得信貸資金支持。
由于節能服務公司“輕資產”特征明顯,缺乏有效的有形抵押品,銀行常規的風險管理方式難以應用;此外,節能項目運營質量和節能效益難以準確量化,因為無法判斷項目的風險和收益,銀行在信貸支持上顯得相當謹慎。
若能有效解決擔保品問題,并化解量化評估節能效益的難題,使銀行可有效控制信貸風險,則可很大程度上降低節能服務公司的融資難度。
興業銀行經過多年的實踐之后,今年正式將適用于節能服務項目的融資產品標準化。標準化后的產品包括短期融資和中長期融資兩種模式,最長融資期限可達五年;在還款方式上,可根據項目的實際現金流來靈活確定還款期限,設置寬限期,項目運營后分期還款(月/季/年),減輕借款人財務壓力。該產品主要以節能服務公司合同能源管理合同項下的未來收益權質押作為主要擔保,弱化了對土地、廠房等傳統擔保品的要求。
此外,興業銀行還依托內部和外部專家團隊力量,根據節能項目的技術成熟度、節能效益的可實現程度,通過專業技術評估能力對節能效益進行量化評估,有效監測項目風險和貸后現金流。
“作為標準化產品,信貸風險也是存在的。不過現在對風險點在哪里、風險有多大等問題的答案變得可量化、更清晰,也能明確知道風險多大程度上是什么狀態!迸d業銀行表示,在這種狀態下銀行能夠判斷是否可以接受信貸申請,如要覆蓋這種風險,銀行應合理確定定價水平。
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