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首家“赤道銀行”,綠色金融的先行者和倡導者,興業銀行今年又推出一項綠色金融產品創新舉措。
“我們從2007年開始以個案形式推出合同能源管理融資產品,迄今已經做了七八十個項目。今年我們在這個產品上又有重大突破,即將合同能源管理合同項下的未來收益權質押做成擔保品,從而有效緩解節能項目融資難、擔保難的問題!迸d業銀行可持續金融部負責人表示。
而將未來收益權質押作為擔保品,意味著合同能源管理融資產品將從此前的個案操作變成標準化產品,幫助節能服務產業有效放大產能。
合同能源管理市場大有可為
雖然合同能源管理在國內已有14年發展史,但外界對這個事物仍相當陌生。
合同能源管理是指節能服務公司與用能單位簽訂合同,通過向用能單位提供包括能源審計、項目設計、項目融資、設備采購、工程施工、設備安裝調試、人員培訓等服務,達到預定的節能目標,并最終從用能單位獲得的節能效益中收回投資和取得利潤。相比傳統的節能模式,使用合同能源管理降低能耗不但可達節能減排的效果,還可為合同雙方帶來經濟效益,實現共贏。
合同能源管理是舶來品,最早誕生于西方發達國家。上世紀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相繼爆發造成能源價格高漲、供應緊張,歐美政府紛紛要求大幅削減能源費用。在此背景下,節能服務公司陸續出現,開始向用能單位提供節能方案,解決供應不足和能源費用高的問題,由此產生了合同能源管理這一基于市場運作的新模式。合同能源管理出現后受到用能企業和政府的普遍歡迎,特別是在美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合同能源管理已發展成為一種新興的節能產業。
盡管合同能源管理在歐美國家已走過30多年歷程,但在中國卻起步較晚!昂贤茉垂芾1998年才引進國內,拉開了我國節能服務產業的序幕,但真正得到比較有效的發展是在2006年和2007年。興業銀行從2007年開始關注這個市場,但當時大部分社會公眾對合同能源管理還了解不多,比較通俗的是將其想象成工程服務,類似于BOT,因為合同能源管理是帶資建設,一次投入分期回收,把產品與服務、技術形成系統集成的模式,給業主提供一攬子服務,與BOT有些類似之處!迸d業銀行介紹說。
合同能源管理真正進入稍具規;l展是在2010年之后。隨著我國經濟發展中面臨的能源、資源問題的日益突出,以及節能減排工作的不斷深入,合同能源管理日益受到政府重視。國家有關部委經過調研之后,在2010年和2011年連續出臺了針對節能產業的相關政策,包括財政上的節能獎勵、稅收上對節能服務公司是收取增值稅還是營業稅等方面予以明確等,由此節能產業發展的環境趨于成熟。
從市場反應來看,2010年之前合同能源管理市場的參與者主要以中小民營企業為主。2010年之后,一些系統性和集團型的企業開始意識到用合同能源管理來進行節能改造的好處,一些大的企業集團開始成立節能服務公司,或在自身的項目改造中開始引入節能服務商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由此,合同能源管理市場從此前相對零散、弱小慢慢向規;、大型化和專業化方向發展,目前處于成熟和快速發展的前奏階段!迸d業銀行認為。
隨著國家對節能減排和節能環保產業的日益重視,以及市場參與主體的日漸壯大,合同能源管理正展現出巨大的市場發展潛力。
今年6月16日,國務院印發了《“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其中,合同能源管理作為八大重點工程之一確定了“到2015年發展專業化節能服務公司2000多家,年產值超過10億元的節能服務公司20家,節能服務業總產值突破3000億元”的發展目標,國內合同能源管理有望步入黃金發展時期。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