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晚間,福建省最大貴金屬企業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紫金礦業”,601899)發布2020年業績預增公告。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20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4.5億元到66.5億元,與上年同期42.84億元相比,將增加21.66億元到23.66億元,同比增加50.56%到55.23%。
紫金礦業預計,2020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62.5億元到65.5億元,與上年同期39.97億元相比,將增加22.53億元到25.53億元,同比增加56.37%到63.87%。
對于影響本期業績變動的主要原因,紫金礦業提到,2020年度主要礦產品產量為:礦產金40394公斤,同比下降1.07%;礦產銅456004噸,同比增長23.29%;礦產鋅(鉛)378203噸,同比下降7.38%;礦產銀298683公斤,同比增長13.49%;鐵精礦386萬噸,同比增長9.35%。
從價格方面來看,紫金礦業稱,2020年,礦產金、礦產銅、礦產銀、鐵精礦銷售價格同比上升,礦產鋅、礦產鉛銷售價格同比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同日晚間,紫金礦業還發布了關于五年(2+3)規劃和2030年發展目標綱要的公告。公司稱,礦產資源作為工業“糧食”的基礎地位沒有改變,中國作為全球最大基本金屬市場,市場空間仍然廣闊,發展韌性強勁,以“去碳化”為導向的新材料、新能源行業飛速發展。但隨著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可能孕育新的金融或經濟風險,機遇與挑戰并存。
回顧過去的5年,紫金礦業稱,預計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從2015年的16.6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64.5-66.5億元,公司市值突破2200億元,增長約200%。公司金銅資源儲量大幅培厚,擁有超過2300噸金和6200萬噸銅,其中銅資源儲量相當于中國總量的一半,擁有哥倫比亞武里蒂卡金礦、剛果(金)卡莫阿銅礦、塞爾維亞佩吉銅金礦、紫金波爾銅礦以及西藏驅龍銅礦等一批具有世界級影響力的礦山。
紫金礦業稱,公司全球化競爭力大幅增強,初步具備接近全球超一流礦業公司的條件和基礎。但仍然存在全球化運營管理體系構建尚未完成,國際化人才短缺,國際化經驗不足以及ESG體系構建和跨文化融合有待加強等風險與挑戰。
紫金礦業未來主要發展目標分三個階段來看:
第一階段(2021-2022年),主要礦產品產量和主要經濟指標跨越增長,經濟實力和企業規模顯著提升。隴南紫金、山西紫金和哥倫比亞武里蒂卡金礦、澳大利亞諾頓金田、圭亞那奧羅拉金礦等黃金礦山通過技改擴能產量大幅增加;剛果(金)卡莫阿銅礦、塞爾維亞佩吉銅金礦上帶礦、西藏驅龍銅礦等一批世界級銅(金)礦床建成投產;爭取多個地下斑巖銅礦大規模高效低成本自然崩落法采礦項目開工建設;新項目并購和地質勘查取得進展,初步建成全球化運營管理體系,流程化組織和信息平臺建設初見成效。
第二階段(2023-2025年),在第一階段高增長的背景下,繼續全面開發已有礦產資源,加大地質勘查力度,關注中大型金銅生產型礦業公司并購機會,顯著提升主要礦產品資源儲量和產量,主要經濟指標及效益邁上新臺階,基本達到全球一流金屬礦業公司水平。公司基本建成全球化運營管理體系,基本解決國際化人才緊缺問題。
第三階段(2026-2030年),到2030年全面建成高技術效益型特大國際礦業集團,公司進入全新階段。主要經濟指標接近或基本達到全球一流礦業公司水平,控制資源儲量、主要產品產量、銷售收入、資產規模、利潤等綜合指標爭取進入全球前3-5位,同時建成先進的全球運營管理體系,形成全球競爭力和比較競爭優勢。
紫金礦業是一家以金銅等金屬礦產資源勘查和開發為主的大型跨國礦業集團。官網介紹稱,該公司資產規模、營業收入和累計利稅均超過1000億元,位居《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第778位,及上榜的全球黃金企業第3位、全球有色金屬企業第9位、中國黃金企業第1位、中國有色金屬企業第1位,位居2020年《財富》“中國500強”第77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