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產業市場  節能產業網 >> 產業市場 >> 產業動向 >> 正文
燃“煤”之急!車輛一等就是一天 提升煤炭運輸“軟實力”刻不容緩
來源:中國能源報 時間:2021/1/22 7:21:27 用手機瀏覽




近期受持續低溫影響,多地用煤需求大增,對煤炭供應、運輸等環節均提出考驗。12月份,國家鐵路煤炭日均裝車創歷史新高;1月以來,長三角鐵路部門電煤運量較日常計劃增加1倍;多地紛紛向鐵路部門來函,請求優先保障電煤運力需求……

據多位一線人士向記者證實,運輸壓力在近期集中爆發。例如,部分已經裝好煤的集裝箱在站點堆積,無法及時配送;部分站點的煤炭集中到貨、重車擠壓,裝卸效率偏低;因車皮調運緊張,不少原計劃發運鐵路的貿易商不得不轉向汽運。而上述現象,只是目前煤炭運輸所遇難題的冰山一角,背后實則暴露物流管理體系亟待完善的“大問題”。

(來源:中國能源報 記者:朱妍)

01

不同運輸方式各有“分工”

由于煤炭主產地與消費地呈逆向分布,我國長期形成“北煤南運、西煤東運”的運輸格局,大量煤炭需經過長距離運輸或多次轉運。在此過程中,物流相關成本至少占到煤炭銷售成本的1/3,在部分企業甚至高達一半。也正因此,抓好運輸環節對于供需雙方均很關鍵。

中國煤炭經濟研究會專家、陜煤化集團企業管理部主任屈凌介紹,根據各自適合的運輸半徑,我國煤炭運輸主要有鐵路直達、鐵水聯運和公路汽運等方式。當前,鐵路憑借運力大、速度快、能耗低等優勢成為主力。在主產地“三西”地區主要外運通道中,煤炭運量占到貨運總量的90%左右,大秦線、朔黃線作為運煤專線,全部運力都用于煤炭運輸;京滬線、京廣線的煤炭運輸約占60%,一般線路也都在30%以上。

國家鐵路集團貨運部主任莊河稱,煤炭運輸向鐵路集中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隨著北煤南運直達需求,焦煤、焦炭等煤焦運輸需求,及陸路口岸需求增加,國鐵集團將進一步提升煤炭在運輸市場的份額!敖衲陮⒓涌旒斶\配套項目建設,增加大功率汽車和重載貨車,繼續投入5萬輛貨車、400余臺貨運機車及20余噸敞頂廂!

“如今,公路運輸更多面向干線、短途或鐵路上下站的短倒!敝绣拘l星網絡貨運平臺煤炭物流負責人李琭表示,鐵路運輸現以電力、熱力等大宗采購商為主,這也是優先保障對象;其次是化工、冶金等原料煤的運輸,鐵路與公路交替實時運輸;另一部分煤炭貿易商仍以公路為主、鐵路為輔,往往在運輸淡季才會選擇鐵路。“換句話說,在提升鐵路運力的同時,其他方式同樣需要走向規范化、標準化!

02

面臨管理難、協同難、數據難

記者了解到,在運力不斷加強的同時,運輸效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目前卻未得到足夠重視。

“概括來說,包括管理難、協同難、數據難!敝袊禾渴袌鼍W智慧物流部總監張鑫表示,運力管理和業務流程風險防控仍是短板,同一業務不同公司或同一公司不同角色之間難協同,以及收發貨信息難同步、供應鏈全程無法可視化等問題長期存在!霸跀底纸洕鷷r代,物流如不轉型,企業必將落后于人!

李琭也稱,“高效”不僅體現在運力上,企業運行機制、運輸結算流程等一系列管理都要跟上。但因各要素之間難以做到有效銜接和兼容,煤炭物流標準化程度有待提升,進而影響運輸效率!懊總公司都有自己一套流程,企業之間又鮮有溝通,貨運互補性、運力協同性無從談起。比如近期降溫、疫情等因素,河北地區運輸大大受限,鐵路運力、拉煤車輛緊張,港口面臨不定期封航,運價上漲是導致煤價瘋漲的重要因素。在此情況下,如何應對突發風險、如何協調保障運力,目前做得遠遠不夠成熟!

另有熟悉情況的業內人士向記者坦言,依托現代信息技術,部分企業已建立煤炭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第三方物流信息平臺也層出不窮。“煤企在流通過程中監控產品信息,不僅有利于及時掌握動態,還可避免其中不必要的浪費,降低物流運輸成本。但其實,很多平臺使用頻率及效果有限,有的只是簡單把信息從線下搬到線上,還有的信息化管理程度較低,煤炭包裝、運輸、配送過程的緊密性不足,未能發揮信息共享、快速響應的作用。相比貨找車、車找貨等傳統模式,現階段僅僅向前走了一小步,談不上真正的信息化、智慧化!

03

產運需三方共同配合降本增效

如果說運力是保障運輸的“硬件”,管理效率則是“軟實力”所在。多位專家指出,降本增效刻不容緩!敖ㄔO煤炭大物流體系,就是要發揮以大數據為支撐的鐵路、公路、水路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在各自合理運輸半徑內優化銜接,進而降低運輸成本、提高交易效率!鼻璺Q。

在李琭看來,這不僅僅是某一環節的事情,而需要多部門、多角度聯動!罢l都希望安全快速將貨物運達,我們調研發現,核心問題不在于A地到B地的運輸過程,而是裝貨地和卸貨地長期效率不高。比如,廠家進貨可能通過多條線路,由于收貨方自身管理存在的問題,卸貨存在不確定性,車輛抵達后一等就是一天,大量的車在廠內排隊。裝、卸貨物兩邊都要等,怎么不影響效率?”

張鑫也稱,建設高效的煤炭智慧物流系統需兼顧發貨、運輸、收獲及運營多方。具體而言,發貨方通過統一運銷業務平臺或對接企業已有系統,實現車輛入場、輕磅、裝車、稱重、出廠等全過程監管及數據采集;在運輸過程中,對不同方式集中透明監管,重點分析銷量數據、流向分析等關鍵數據;收貨方提前科學安排調運,實現完整的閉關管理;通過網絡貨運平臺,在滿足調運和監管的同時,整合社會運力形成“運力池”。

“煤炭運輸已由單一走向多式聯運,煤企應根據不同階段的銷售任務,對各種運輸方式進行有效分析、制定合理運輸方案,創建多元化運輸渠道,爭取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上述人士提出,物流運輸環節還會產生大量數據,對信息的處理能力也影響著效率高低。對此,需創建能夠全面覆蓋的信息化網絡,配合更加專業的管理系統,既有助于提升運輸效率,還能為生產銷售、客戶服務等其他環節提供可靠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動力煤:上漲空間不會很大
動力煤為何逆市飄紅?
2019年我國動力煤進口量超預期
動力煤行情:旺季不旺 市場承壓運行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