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水泥工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新型干法水泥技術裝備進入世界先進行列;水泥結構調整成績斐然,今年又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能源對經濟發展的約束作用及重要性不會改變,科學發展、技術創新、節能減排、低碳清潔生產依然是水泥工業全行業的發展主旋律,水泥純低溫余熱發電在"十二五"期間,必定實現再一次跨越式發展。
余熱利用發電系統絕大多數采取了所謂的"并網不上網"的并網運行方式,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筆者針對水泥工業余熱利用發電系統并網運行難的客觀現狀,客觀分析了其產生的原因,并就"并網不上網"的并網運行方式從技術層面上科學分析其特點,提出新的建議與對策,不僅具有理論價值,而且更具有現實意義。
1 水泥余熱利用發電系統并網運行難的客觀現狀與原因分析
1.1水泥余熱利用發電系統并網運行難客觀現狀
雖然被列為中國十大節能工程之一,利用水泥窯原本排放到大氣中的余熱來發電的項目非常符合世界"低碳經濟"潮流與節能減排的要求,但由于涉及水泥和電力兩個行業的利益之爭,水泥余熱發電項目并網仍是老大難問題,水泥行業往往受到當地電力行業的嚴重不公平待遇和刁難,甚至"敲詐",實事求是講和一些企業的自備電廠的待遇差不多,只要并網,有許多地區的電力行業(電網企業)還要按余熱發電系統發電量的多少收取極不合理的"上網費、并網費或管理費""系統備用費"等,余熱發電機組機組的啟、停機還要受到電網企業電力系統調度部門的嚴格控制,絕大多數水泥余熱利用發電系統并網接入方案均是由當地電力部門的設計院進行設計的(設計費高企現象也是有目共睹的),個別省市的水泥廠余熱發電并網仍然是老大難問題,余熱發電系統具備發電條件后往往確因并網問題得不到合理解決而遲遲不能正常發電運行,有的能拖半年之久,有的水泥企業甚至將并網問題反映到所在省的省長那里,依然得不到合理公平解決,也有的企業被逼無奈只好偷偷私自并網(在目前的情況下雖然感覺有點不合法但也合情合理)。該問題基本上可以定性為中國普遍存在的問題,大大侵蝕了中國水泥企業的利潤空間,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新上水泥余熱發電項目的積極性,阻礙了國家節能減排計劃的有效實施,據有關人士調查了解,在遼寧、山東等地,類似余熱發電項目建成后卻無法及時公平并網發電的水泥企業不在少數,由此帶來的經濟損失及不公平現狀應引起人們更大關注。
1.2水泥余熱利用發電系統并網運行難深層次原因分析
水泥余熱利用發電系統并網運行難的原因表面上是因涉及水泥和電力兩個行業的利益之爭,但筆者認為深層次原因更需要認真剖析與澄清:
1.2.1 國家政策法律不全不細,條文籠統,含混不清,操作性差,是造成并網難或并網不公平的主要原因
在我國,有關涉及水泥工業余熱發電系統并網運行的法律并不多,筆者認為有點靠譜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主要相關法律條文引述如下:
a.《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2007年10月28日修訂通過,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第三十一條 國家鼓勵工業企業采用高效、節能的電動機、鍋爐、窯爐、風機、泵類等設備,采用熱電聯產、余熱余壓利用、潔凈煤以及先進的用能監測和控制等技術。
第三十二條 電網企業應當按照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的節能發電調度管理的規定,安排清潔、高效和符合規定的熱電聯產、利用余熱余壓發電的機組以及其他符合資源綜合利用規定的發電機組與電網并網運行,上網電價執行國家有關規定。
第七十八條 電網企業未按照本法規定安排符合規定的熱電聯產和利用余熱余壓發電的機組與電網并網運行,或者未執行國家有關上網電價規定的,由國家電力監管機構責令改正;造成發電企業經濟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b《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2008年8月29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三十條 企業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粉煤灰、煤矸石、尾礦、廢石、廢料、廢氣等工業廢物進行綜合利用。
第三十二條 企業應當采用先進或者適用的回收技術、工藝和設備,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余熱、余壓等進行綜合利用。
建設利用余熱、余壓、煤層氣以及煤矸石、煤泥、垃圾等低熱值燃料的并網發電項目,應當依照法律和國務院的規定取得行政許可或者報送備案。電網企業應當按照國家規定,與綜合利用資源發電的企業簽訂并網協議,提供上網服務,并全額收購并網發電項目的上網電量。"
大家看上述法律條文中,都有"并網"和"上網"字眼,現在水泥行業余熱發電領域又流行一個詞語"并網不上網",不知道大家是如何理解這些詞語的,是不是有含混不行的感覺?還是有專業性、技術性太強的感覺?
1.2.2高素質人才缺乏、是造成水泥工業余熱發電并網難或并網不公平的重要原因
這幾年我國水泥工業余熱發電發展十分迅速,如火如荼,但專業人才尤其是高素質復合型人才還十分缺乏,人才培養存在脫節,水泥企業對人才的培養還不十分重視,就是重視也一般停留在口頭上的多,只顧眼前,缺乏長效機制,與電力行業相比,人才短板較多,再加上中國特有的文化背景,兩大行業不能平等公正相處、水泥工業余熱利用發電系統并網運行難或受到不公平待遇也就不足為怪了!
[1] [2] 下一頁
深入專題了解:余熱電站上網電價與并網難題
|